新疆昌吉州第三中学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天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 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置于(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秦朝 D . 隋朝
3、2020年中国抗击疫情胜利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
A . 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大跃进”运动开始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4、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智慧。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

①中美正式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6、1776年,一群律师、商人、教士、种植园主、手艺技师们在被称为“现代世界中最富革命性的文件”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保证要把生命贡献给美洲独立事业,贡献给“一切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应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民法典》 D . 《独立宣言》
7、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金字塔

④楔形文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8、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
A . “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 B . 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 .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9、尤金•赖斯在《现代欧洲史》中写道:“苏联解体以来,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地融入全欧洲及全球维度的经济过程中,这需要多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此“行动”是成立(   )
A . 欧洲煤钢共同体 B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 .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 欧洲联盟
10、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奉劝美国政客摒弃冷战思维,请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马歇尔计划出台 B . 华约建立 C .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 北约建立
11、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
A . 1944年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 B .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C . 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 二战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
12、时间:1771年;人物:渥巴锡;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以上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伊犁起义 B . 迪化起义 C . 策略村事件 D . 土尔扈特部东归
13、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中国)是一个不大例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日本 C . 美国 D . 法国
14、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在说明(     )
A . 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 . 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 . 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 . 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15、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 . 血战湘江 B . 四渡赤水 C . 渡过金沙江 D . 飞夺泸定桥
16、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部都落在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A . 七七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淞沪会战 D . 武汉会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四

   

(1)结合图片一,把下列信息补充完整。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2)丝绸之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两幅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对东方的描述,吸引了谁率领船队进行了海上探险并发现了美洲新大

陆?有人说:以他为代表的航海活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你是怎样理解的?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交通运输的改进”主要得益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重要发明?
(6)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的三幅图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这一趋势有哪三种表现? 中国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外交之耻】

材料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外交之盛】

材抖三: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 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3 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率先普及互联网。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2010年,谷歌宣布研制出首辆无人驾驶汽车。据宝马公司统计,截至2015年,全球有8%的汽车通过各种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家庭的安防系统和电器,也可以享受智能停车方案、智能垃圾回收及智能照明等城市服务。

材料二:纺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它走出欧洲走向世界花了120年。互联网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便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与10年前或15年前相比,令天创造单位财富所需的员工数量要少得多,许多供应“信息商品”的新型公司,其产品的存储、运输和复制成本也几乎是零。

(1)据材料一,人类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优势。
(3)请联系实际,举一例说明互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斯大林说:“一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冷战结束了,宣告两极格局的终结……为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材料四:“1999年欧元启动,标志着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足以同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1)材料一中的“战后和平制度”是什么?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2)两则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所学分析这一趋势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疆昌吉州第三中学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