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锅生锈 B . 冬瓜腐烂 C . 水果榨汁 D . 煤气燃烧
2、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4 B . K2Cr2O7属于氧化物 C . C2H5OH可以用作燃料 D . 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3、201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 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4、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 .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5、洗发产品中含有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 . 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 D .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6、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 生成了2种物质 C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闻药品的气味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8、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0、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g D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钙原子      
(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3个铝离子      
(4)2个水分子      
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2)上述仪器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固体与氯化铵固体在加热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3)如图中的C,D,E三种装置,均可用如图的F装置代替.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 , 则CO2从F装置的      (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O2 , 可先在F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O2从F装置的      口通入.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是      
4、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疼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Ⅰ.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Ⅰ:该气体是CO2;猜想Ⅱ: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份)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Ⅰ      (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      

③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      

5、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1)【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2)【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      
(3)【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与含铜离子化合物溶液反应出现蓝色沉淀.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      

(4)【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

无气体产生

滤渣乙可能是      

实验2:取滤液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蓝色沉淀

滤渣乙一定是      

(5)【反思交流】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以发现,不同金属活泼性不同,利用其性质可以制取或提取其他金属.

【附加题】请设计实验验证金属Fe和Cu的金属活泼性不同.

方案一:      

方案二: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