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 . 两岸关系的发展 D .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最准确反映的是(   )
A . 艰苦奋斗传统已经过时 B .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4、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 .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 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 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5、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构成状况,这说明了(   )

职务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党派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A . 开国大典的意义 B .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 土地改革后 B .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 西藏解放后 D . 中共八大召开后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 改革开放道路 B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C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 . “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9、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 . 武力攻克 B . 和平解放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国两制
10、如图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的著作封面,书中提到美军的“中国对手”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1、朝鲜战争的胜利,使帝国主义国家不敢再轻易做武装侵华的尝试,表明抗美援朝(    )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局面 D . 为新政权建设赢得了稳定的和平环境
1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过程 D . 意义
13、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如图方框④对应的关键词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社会主义 B . 当家作主 C . 开天辟地 D . 井冈烽火
14、下图是1953-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总产量示意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土地改革的推动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 . 科技强军战略的实行
15、十年“文革”期间,国民收入损失35000亿元,这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C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D . 各级政府机构遭到破坏
16、如表所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253.4元

12363.4元

A . 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B .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D . 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17、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共十八大提出了(    )
A . “三步走”战略部署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各族亲如一家”的制度保障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一国两制
19、1997—2016年,香港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2%,位居发达经济体前列。这充分体现(    )
A .  “一国两制”的伟大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C . 英国国力的衰退 D .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20、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台企台商踊跃捐款,组织医护团队援助武汉。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持续帮扶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具体措施。以上材料说明(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 . 海峡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开始改变 C . 两岸和平统一的初步实现 D . 两岸同胞携手克服困难,共同发展
21、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的主题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防力量的不断增强 B . 我国空军已经成为守卫祖国的钢铁卫士 C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D . 我国国防建设中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
22、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据报道,这一冲突是由于印方越界蓄意寻衅滋事引发的。印度的这一行为主要违背了(    )
A .   “求同存异”方针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合作共赢原则 D . 不结盟政策
23、1971年美国代表布什哀叹“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转折点”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 .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4、他是稻田守望者,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屠呦呦
25、如图,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 .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 网络技术的发展 C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 生物技术的突破

二、辨析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2年3月6日,一组非常新颖别致的图案出现在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图)

图片_x0020_100007 图片_x0020_100008

(1)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之前,中美关系处于状态。
(2)小历同学认为图传递的信息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他的看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二: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单位:年)

9

7

5

3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特区”的定位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从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的举措。综合三则材料,说明“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的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的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材料三:2017年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科学研究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材料二、三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说明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结果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洋务运动

失败

1898年

百日维新

失败

1949年

开国大典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956年

三大改造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摘编自李良玉《新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怎样的历史新时期?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