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3 盛唐气象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共18小题)

1、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
A .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 B . 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 C . 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 . 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
2、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   )

①唐三彩 ②白瓷 ③青瓷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3、据史书记载,唐朝的长安城里建有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 手工业生产发达 B . 商业经济繁荣 C . 对外贸易活跃 D . 科技文化发达
4、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如图唐朝时发明用于灌溉的生产工具是(   )

A . 秧马 B . 筒车 C . 指南针 D . 曲辕犁
5、唐朝最著名的瓷器是
6、据史书记载,唐朝的长安城里建有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 手工业生产发达 B . 商业经济繁荣 C . 对外贸易活跃 D . 经济重心南移
7、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图中唐朝的曲辕犁主要用于(   )

A . 耕作 B . 灌溉 C . 运输 D . 冶铁
8、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 社会政治状况 B . 科举选才标准 C . 思想开放程度 D . 手工制作水平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年正月二十一日,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涌向长安城东。这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藉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得以恢复,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贞观之治》解说词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唐太宗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史称“开元盛世”。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摘编自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材料四:长安城的西市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占地1600多亩,有220多个行业、4万多家固定商铺,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贸易区”,当年的长安人就已经过上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时尚生活。

——2018年“长安与世界的对话”部分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恢复“藉田之礼”的目的,并写出唐朝发展农业的另一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人口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唐都长安的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唐前期社会的特征。
10、唐朝时,可随水力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汲向高处的灌溉工具是(   )
A . 水排 B . 翻车 C . 筒车 D . 木棉搅车
11、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
A . 人面鱼纹盆 B . 兵马俑 C . 骆驼载乐俑 D . 渔樵耕读碗
12、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关于茶具的选择,陆羽在《茶经》中曾经提到“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你知道“越瓷”是对哪种瓷器的赞美吗?(   )
A . 唐三彩 B . 白瓷 C . 青瓷 D . 青花瓷
13、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长安志·东市》),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西市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

(1)依据图文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上填“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上填“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上填“C”。

①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城市规划井然有序,街道整齐,城中有东西两市。

②“金市”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主要经营奢侈品。

③长安城既是当时中国政治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④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造船、冶矿、造纸业都颇具规模。

(2)联系上述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14、我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唐朝前期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包括哪几个( )

①筒车              ②翻车          ③秧马              ④曲辕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15、“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描述的是(   )
A . 翻车 B . 耧车 C . 曲辕犁 D . 筒车
16、“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是(  )
A . 青瓷 B . 白瓷 C . 青花瓷 D . 唐三彩
17、《明皇杂录》记载:玄宗曾在宫中驯养舞马400匹,每年8月初,玄宗生日时,则给这些舞马披上锦绣衣服,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下列文物可以印证该史实的是(   )
A . B . C . D .
1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 . 西周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 C . 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D . 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二、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共11小题)

1、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   )

  

A . 吐蕃 B . 回鹘 C . 突厥 D . 南诏        
2、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   )
A . 唐高祖 B . 唐高宗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能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 . 遣唐使来华 B . 玄奘西游天竺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鉴真东渡日本
4、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的开明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  (   )
A . 皇帝 B . 太宗 C . 可汗 D . 天可汗
5、《新唐书》中记载“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文中的“上”是中国历史上哪位著名皇帝(   )
A . 汉武帝 B . 隋文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6、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   )
A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C .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 D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王建)
7、遗迹遗址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拉萨大昭寺会盟碑 C .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8、《唐蕃会盟碑》碑文载文“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这段文字记述的件事是(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昭君出塞    C . 金城公主入藏 D . 宋金和议
9、汉藏两族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贞观年间,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 文成公主入吐蕃 B . 册封达赖、班禅 C . 金城公主入吐蕃 D . 设置驻藏大臣
1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遣唐使来唐学习

③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11、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 . 遣唐使来华 B . 鉴真东渡日本   C . 玄奘西游天竺 D . 文成公主入藏

三、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共7小题)

1、下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

A . 唐朝都城长安 B . 北宋都城东京 C . 元朝都城大都 D . 明朝都城北京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盛唐气象表现为(   )

①经济繁荣    ②民族交往与交融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3、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 . 经济的繁荣 B . 文学艺术的兴盛 C . 政治的清明 D . 社会风气的开放
4、唐朝时期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这表明唐朝时期(   )
A . 男女平等得以实现 B .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 . 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D . 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5、唐朝时,不仅在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外来音乐是(   )
A . 大秦音乐 B . 朝鲜半岛音乐 C . 印度音乐 D . 日本音乐
6、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图片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A . 曲辕犁 B . 步辇图 C . 秘色瓷 D .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7、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反映的内容命名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

A . 开明的民族关系 B . 开放的社会风气 C . 繁荣的农业发展 D . 频繁的对外交往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3 盛唐气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