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一 中外古代文明及文明的交流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材料分析题。(共8小题)
伏羲女娲
材料一: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神话的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中国神话主要通过书写与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播。
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材料二: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象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7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荷马史诗》中,其内容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材料一:
图1:《春秋左传》 图2:希罗多德《历史》
材料二:古代中国的思想界极重历史,尊重、敬畏从历史的运动中把握真理的中国传统史学。来源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常常成为政治家们制定政策的重要参照。在监察制度还不够严密的古代,传统历史学对政治人物的督诫、震慑作用特别巨大。追求历史学的社会治理功能,追求经世之用,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显著特点。在希腊人眼里,哲学是最高学术的代表,“史”还不如“诗”地位高。在希腊人看来,知识或真理只能从永恒的常在中去把握,历史学只能提供低于“知识”的“意见”。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5)的《历史》,是写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的历史,为希罗多德目所及、耳能闻的历史。修昔底德认为历史事件以前与以后发生些什么,都没有意义。古代希腊人的史学对社会服务少有关注,认为求是与致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里头遗址
材料一:考古学家根据《尚书》等文献的记载,在洛阳平原发掘出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将中华文明史至少向前推进300年。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
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
材料二:克里特岛宫殿遗址的发掘,证明《荷马史诗》中克诺索斯是真实存在的,将古希腊的信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依据发现的刻在墙壁、柱子和印章上象征海上霸权的三叉戟,考古学家断定米诺斯王是一位建立地中海霸权的君主。此外遗址中陶器上的彩画、雕塑以及宫殿中的壁画,都堪称古代艺术的杰作。
登封元代观星台遗址
材料一:中国第一部有完整资料传世的历法是汉武帝时官方颁布的“太初历”,它是在夏商周以来观象和历法编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正式把指导农事生产的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人受忽必烈委派,运用简仪等工具进行观测、计算,编制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授时历”,测定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
罗马天文学家建造的八角形风塔遗址
材料二: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为尼罗河两岸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时间依据。罗马的历法深受古埃及影响,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材料一: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构成的。
材料二:这一时期(“轴心时代”)由于生产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开始瓦解,新的社会秩序尚未产生,中国的哲学家试图用思想和智慧来克服危机,古希腊哲学家们则重自然、重知识。西方哲学通过文艺复兴走向了科学、技术。中国哲学走向了为政治服务,统治者从古代哲学中汲取治国和管理之道,对中华文明的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
《清明上河图》中的东京汴梁
材料一: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西欧中世纪城市
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最早的地区有两个:一是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一是北海沿岸的佛兰德尔。西欧中世纪城市也是贸易的中心。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动。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材料一:
图1:汉代太学讲学图:图2:中世纪西欧的大学课堂
材料二: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一般文化知识教育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忠、信都是德育内容。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内容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无不以德为主。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科,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有的进入城市管理机构,有的从事工商业管理活动,有的从事司法、医疗工作。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造纸术流程 古希腊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更是世界首创。古希腊人善于运用理性探讨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古代希腊科技便诞生其中。数学方面,形成了由《几何原本》奠基、以抽象空间形体关系的推导为中心的纯逻辑体系;天文学方面,致力于构造宇宙模型的理论探讨,并建立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物理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学上成就颇丰,并有初步的实验、量化处理和理论构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