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五 大国史与欧洲发展历程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材料分析题。(共6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中工业革命带来了军事上的巨大进步,双方使用了金属弹壳和后装填步枪作战,使用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使用蒸汽铁甲战舰进行海战,机械连发枪第一次投入实战,特别是北方发展了制造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材料二:1940—1945年美国失业率(单位:千人)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失业

人口

总人数

8 120

5 560

2 660

1 070

670

1 040

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14.6%

9.9%

4.7%

1.9%

1.2%

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0—1945年美国失业率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问题,请谈谈美国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随着欧美侵略者的相继入侵,日本民族危机更为深重,国内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1)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当时存在的“困境”。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3)综上所述,概括日本在近代民主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智慧。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了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是个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摘编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1)根据材料一,画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折线图,并说明其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3)综上所述,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摘编自刘建《政治大略》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摘编自孟伟等《演变后的俄罗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和结果两个角度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2)材料二是对苏俄(联)什么政策的评价?为什么说这项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
(3)材料三揭示了苏联经济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俄国的发展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
5、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大国。历史上,德国给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世界造成重大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1871年

通过连续发动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1882年

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

1914年

借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

一战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受到严厉制裁

1933年

希特勒通过竞选,出任德国总理

1939年

运用闪电战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

二战战败投降,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1967年

推动建立欧共体

1990年

再次实现统一

1993年

成为欧盟的核心成员

材料二: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在1871年统一后的40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囯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囯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英国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当世人以惊羡的眼光审视急速崛起的德意志时,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支撑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德国统一后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为这个曾经被欧洲列强不断遏制的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并说明选取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促使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
(3)以史为鉴,从德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启示?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材料二: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认为,保证德国物资供应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波兰和乌克兰。……与希特勒的咄咄逼人气势相反,英、法等西方国家却普遍实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力量重新整合,英、法等欧洲主要大国遭受极大冲击,美国和苏联力量急剧增长,世界进入美苏两强争霸的两极格局,为了重树大国地位,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在美苏掀起的冷战中,欧洲国家利用欧洲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不断扩大在美苏之间的回旋余地,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并在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世界里成为重要的“一极”。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个国家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怎么解决的?
(2)依据材料二,解释“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联合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以德国为例,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五 大国史与欧洲发展历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