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如图历史纪年表中的①处应是(    )

A . B . 南宋 C . D .
2、一个仅延续两代的短命王朝,奠定了其后唐朝三百年的基业,也给后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上描述的是(    )
A . 隋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3、如图所示工程(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B . 为隋的统一创造条件 C . 防范了北方民族侵扰 D . 成为南北联系的纽带
4、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重要依据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行省制
5、“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句反映了唐朝(    )
A . 国家实力的增强 B . 频繁的对外交往 C . 繁荣的社会经济 D . 和睦的民族关系
6、图1、图2的城市布局体现了(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民族的交融 B . 文明的互鉴 C . 科技的影响 D . 军事的征服
7、公元755年,近于(唐朝)全朝代时间上的中点,前面一段有137年的伟大与繁荣,而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和混乱。造成这一转折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开凿大运河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澶渊之盟
8、下表说明五代时期延续了(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北方稳定的政局 B . 藩镇割据的局面 C . 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阶级矛盾的尖锐
9、据学者统计,整个北宋时期,共有宰相71人,其中科举出身者64人。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北宋实行(    )
A . 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分化事权 C .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 八股取士
10、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等,还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这些措施表明宋朝政府(    )
A . 重视水陆交通 B . 发展边境贸易 C . 鼓励海外贸易 D . 实行“禁海令”
11、宋朝时期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以下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瓦子的出现 B . 市民阶层壮大 C . 纸币的产生 D . 街道宅巷开店
12、“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
A . B . C . D . 小说
13、“排版时,先在一块铁板上放置松香、蜡、纸灰,再框一铁框。框内排满单字后,用火烤化松香和蜡,并用平板压平字面。冷却后固定成一版……”材料描述的发明是(    )
A . 造纸术 B . 雕版印刷术 C . 火药 D . 活字印刷术
14、一艘沉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如图),它的打捞出土,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第一手史料 B . 第二手史料 C . 口述史料 D . 现代音像史料
15、蒙古史书描述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的是(    )
A . 完颜阿骨打 B . 铁木真 C . 忽必烈 D . 努尔哈赤
16、中国历史上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    )
A . 秦朝、汉朝 B . 隋朝、唐朝 C . 元朝、清朝 D . 明朝、清朝
17、朱元璋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以上官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 选贤用能 B . 禁锢思想 C . 重用文臣 D . 强化皇权
18、“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物品馈赠当地的国王、换取当地的特产。”据材料可知郑和下西洋(    )
A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 促进中外友好和交流 C . 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D . 巩固对各地的统治
19、“他倾注27年心血,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了190万字的药物学著作。”这部著作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本草纲目》 C . 《天工开物》 D . 《农政全书》
20、“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由此,明末出现了(    )
A . 李渊起兵 B . 黄巢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吴三桂降清
21、如图所示的现象可以反映清朝前期社会(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经济发展 B . 闭关自守 C . 危机重重 D . 贫富分化
22、清代某中央机构“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这一机构是(    )
A . 中书省 B . 六部 C . 锦衣卫 D . 军机处
23、据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刑罚制度趋向严苛 B . 思想自由受到扼制 C . 儒学始终受到推崇 D . 知识分子地位提升
24、史载:“沿海地方,内商出洋贸易,福建等省核计人口多寡,往返程期,每人日准带食米一升五合,违禁多带者照例分别究治。”材料说明清朝前期(    )
A . 禁止商人出海 B . 限制商品进口 C . 禁止商贸活动 D . 限制海外贸易
25、“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该小说应是(    )
A . 《全唐诗》 B . 《念奴娇》 C . 《窦娥冤》 D . 《红楼梦》

二、辨析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片_x0020_100008

(1)据材料指出,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
(2)小历同学认为人口迁移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炀帝广造宫室……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诚。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鉴真第四次赴日时,他的船遭遇逆风而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广州。在这里,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3·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3年,为大唐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高宗到武则天,长达56年,他们继承贞观精神,为开元盛世准备了条件。开元总共28年,唐玄宗将“依贞观故事”治国具体化,唐王朝进入真正的盛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中国历史都迈入一个巅峰时代。

——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

(1)据材料一写出“朕”所指的皇帝。
(2)据材料二简述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3)据材料三指出“唐王朝进入了真正的盛世”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二个方面列举盛世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藏族地区,高层管理上未采取行省制度,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可以视为元朝的“特区”。但元朝与藏区的关系并不限于宗教和文化,而是有实在的行政管理,包括设官命职、开辟道路、建立驿站、清查户籍等等,只不过在管理中注意尊重当地习俗,尽量通过宗教途径来处理问题。

——摘自张帆《元朝的多民族统一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对藏族地区管理的特殊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元朝和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共同点。

四、论述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代记载了万历年间重修紫禁城三大殿运输石材的过程,宫殿修建所用石材的运输时间一般为冬季,此时道路坚硬,易于运输,夏秋季节,路面暄软,本身不利于运送重物,且此时雨水较多,一旦遇雨道路泥泞不堪,给石材运输带来极大影响。运输重达180吨的石料,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就地滚,选在冬季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路上泼水成冰,拽石在冰上滑行,摩擦阻力较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周乾《紫禁城营建与修缮所需石材的运输智慧》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紫禁城所在的城市。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