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 . 唐太宗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玄宗前期 D . 唐玄宗后期
2、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 . 行省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世袭制
3、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面对唐朝重视考诗赋。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    )
A . 经济的繁荣 B . 科技的发展 C . 市民文学的兴起 D . 诗歌创作的繁荣
4、“每当人们在中国义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观点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①
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
A . 赵州桥 B . 长城 C . 丝绸之路 D . 大运河
7、“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开通大运河    ②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    ④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8、银川市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府,它曾是西夏王朝的都城。西夏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 . 吐蕃族 B . 契丹族 C . 党项族 D . 女真族
9、“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在这首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壮行的《奔赴索马里》中,借六百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来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那么,历史上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    )
A . 大西洋沿岸 B . 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 . 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 .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

明朝修筑故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问答题: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了了,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四:明代最重要的特种镇压部门是锦衣卫和东西厂,合称厂卫。锦衣卫本来是直属皇帝的亲卫军,不属都督府,它一方面负责侍卫皇帝、掌管仪仗的工作,另一方面,又经常直接根据皇帝的命令侦察官民的“不轨妖言”,可以不经过外廷法定的手续逮捕和审问官民人等。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五:(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赵翼《檐曝杂记》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一选择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最具特色的统治机构是什么。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探究从唐朝到清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平等友好,和同一家)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政权并立,以和为贵)

材料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换来了宋辽、宋夏、宋金的长时间和平。

(交错杂居,逐渐交融)

材料三: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有效管辖,恩威并重)

材料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材料一反映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达成宋辽和议的盟约称为“”该盟约签订后对宋辽有什么影响呢?
(3)结合材料三,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透过这一现象分析,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地区

措施和机构

新疆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西藏

册封宗教首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设置,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5)通过上述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