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下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有可能听到的报告是(    )
A . 《勒流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 B . 《伦教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农足食》 C . 《北洛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D . 《大良民信双皮奶厂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行顺利》
2、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回忆1984年他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时,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

A .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B . 全部企业实行私有化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对职工加强管理力度
3、如表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导致表格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国有企业

77.6

76.0

64.9 

54.6

集体企业

22.4

23.5

32.1

35.6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0.5

3.0 

9.8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4、下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 .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5、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现代中国农村改革由安徽风阳小冈村开始”。“现代中国农村改革”的措施是(    )
A . 进行土地改革 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创办乡镇企业 D . 农业生产合作社
8、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 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并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 是指(   )
A .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为企业包销产品 C . 实行联产承包 D . 企业全面私有化
10、下图反映了安徽凤阳县农业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 .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1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    )
A .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设立经济特区 D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 . 民营企业改革 B . 乡镇企业改革 C .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 国有企业改革
1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 C .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D . 国企改革、土地私有
14、在江西南昌市郊有一条“小平小道”,邓小平在那里走了三年多。邓小平的夫人说:“从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事实证明,小平小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奏响改革序曲的是( )
A .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B . 深圳——经济特区的窗口 C . 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香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5、下图为我国1998年与197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变化,表明我国(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B . 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C .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 .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        小岗生产队农民签订的保证书

材料二  1984年,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后来,这家企业改制为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后,国务院在全国各地先后选择2 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大包干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政策后来发展为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在全国推广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领域的改革?这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我国的改革向纵深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也触动了永修。我在县供销社率先要求试行承包经营,得到了县长的支持。县供销社作为试点,把城郊供销社的新城门市部、永丰门市部、西二路门市部和桥头门市部,交由我全权管理。……在经营方式、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上做一些整顿……不到一年,商店扭亏为盈。是年,永丰供销社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先进单位。

——摘编自龚有良《走出双塘村》

材料二  这次代表大会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为指导,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伟大意义。……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1)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归纳材料中“商店扭亏为盈”的几个原因。
(2)“这次代表大会”是指什么会议?结合材料二说明“新阶段”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城市改革创新的特点和改革的成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地方?  
(2)材料二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这一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八下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