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诗词语句能反映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③“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 . ③①④②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④③②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

A . 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3、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4、元朝疆域辽阔,“盛朝之疆宇固如金瓯,平如衡权,三代以来,罕能同议。”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实行行省制度  ②由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  ③设立锦衣卫  ④设立军机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抓好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是(   )
A . 成吉思汗 B . 松赞干布 C . 怀仁可汗 D . 忽必烈
6、刘佳同学在历史博物馆看见了一张老地图,上面标有“甘肃行省”字样。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清朝
7、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A . 实行盐铁官营 B . 订立“澶渊之盟” C . 在地方设行省 D . 在地方设“三司”
8、《元史·地理志》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
A . 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 .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 . 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 . 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9、下列是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大一统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秦——齐 B . 西晋——吴 C . 隋——陈 D . 元——北宋
10、下图是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该朝代是(   )

图片_x0020_28

A . 元朝 B . 宋朝 C . 唐朝 D . 明朝
11、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价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
A . 统一蒙古 B . 建立元朝 C . 灭南宋 D . 灭金
12、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于(    )
A . 北宋灭亡后 B . 西夏灭亡后 C . 金朝灭亡后 D . 辽灭亡后
13、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4、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指( )
A .   唐朝的长安 B . 北宋的东京  C . 元朝的大都 D . 明朝的北京
15、军功赫赫的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专请儒士为他们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用蒙古语言写了《通鉴节要》作为教材。这说明( )
A . 元世祖放弃武力征伐而实行文治 B . 忽必烈善于借鉴历代治国之道 C . 忽必烈依《资治通鉴》管理政务 D . 儒家思想在元朝始终得到重用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请回答:

(1)引文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观点?
(2)在他统治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阅读下列材料:

在(元朝)政府机构中,汉人和南人不得掌握实权。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判流放充军和赔“烧埋银”;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灭族。此外还规定,汉人、南人不得习武打猎、集会,甚至夜间点灯以及养狗、养鹊都受限制。 不过事实上,早期投靠蒙古族的汉族官僚、地主,同样享有多种特权;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有不少破产流亡,沦为奴婢。

请回答:

(1)汉人和南人分别指什么人?在元朝属于第几等级?最高一级是什么人?
(2)以上材料说明元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为什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1)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七下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