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的可靠历史信息。”以下不属于传说的是(   )
A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B . 盘古开天辟地 C .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D . 商朝最后定都殷,又称殷商
2、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东汉的建立时间是( )
A . 公元前202年 B . 公元前138年 C . 公元9年 D . 公元25年
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提到的“诸族错居”而形成的是(    )
A . 华夏族 B . 汉族 C . 炎黄子孙 D . 犬戎族
4、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以下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丝绸之路从洛阳出发最远到达欧洲大秦    B . 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经营丝绸之路    C . 班超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D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在我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中位于今天北京的古人类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和北京人遗址    B . 丁村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D . 元谋人遗址和丁村人遗址
6、同学收集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材料,可以采纳的文献有(    )

①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②最早的象牙雕刻

③使用天然漆

④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7、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

①桂陵战役

②马陵之战

③牧野之战

④长平之战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8、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诸子百家中的人物和思想搭配错误的是(    )
A .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 墨子﹣﹣“兼爱”“非攻”    C . 孔子﹣﹣“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D . 韩非﹣﹣“民贵”“君轻”
9、“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A .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 . 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 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    D .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10、揭竿而起:语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引汉・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形成成语“揭竿而起”。这句成语出自的历史事件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刘邦、项羽农民起义    C . 楚汉之争 D . 黄巾起义
11、汉初,统治者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下列休养生息政策属于汉高祖采取的是(    )
A . 提倡以农为本 B . 下令“兵皆罢归家”    C . 降田赋为三十税 D . 重视“以德化民”
12、汉代谚语:与其留给儿孙满箱黄金,不如教他们研习五经。当时“一经说至百万余言,(五经)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这一情形的出现,与汉代推行哪一政策有关(    )
A . 百家争鸣 B . 重农抑商 C . 休养生息 D . 独尊儒术
13、下面是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其中能够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有(    )

①四羊方尊(商朝)

②刻有文字的甲骨(商朝)

③司母戊鼎(商朝)

④马王堆汉墓帛书(汉朝)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4、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下列历史事件与曹操的“雄心壮志”有关的是(    )
A . 三顾茅庐、官渡之战 B .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C .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D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15、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 . 八王之乱 B . 赤壁之战    C . 石崇和王恺斗富 D . 七国之乱
1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段材料描述的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

①社会安定

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③农业年年丰收

④人丁兴旺,生活殷实

⑤政府鼓励发展生产

A . ②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17、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 . 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 . 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 . 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18、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各国实行变法改革 B . 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    C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9、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东汉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它的作者是(    )
A .   李时珍 B . 华佗 C . 孙思邈 D . 张仲景
20、书法艺术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始于(    )
A . 东汉时期 B . 魏晋时期 C . 南北朝时期 D . 隋唐时期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实行      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长江流域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原始居民的代表;黄河流域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原始居民的代表
3、秦始皇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4、约公元前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公元前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5、《史记》是西汉时期史学家 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农学家撰写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6、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7、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8、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韩非子、庄子、墨子、孙膑和孔子,其中《法制空间》最适合的主持人应该是,《教育论坛》最适合的主持人应该是
9、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材料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客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内有灶炕,多用木头作柱子。

(1)材料一中的“建筑”被称作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半坡人烧制的陶器最具特色的是什么?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远古人类分别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远古人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举两例即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据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据《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一反映了土地所有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此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君治秦”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写出图一方框A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的名字。结合所学,该政权的建立结束了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一指出图二疆域与图一疆域的具体最大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说明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制度与秦朝制度之间的关系,并用材料二中具体事例证明。结合所学,汉武帝“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时期一系列措施给西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所述,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難,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都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据材料指出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