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

A .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 .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C .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 . 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2、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周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  )

A . 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   B . 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C . 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 . 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 .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4、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建立了经济特区 C . 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 .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6、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7、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 . “包产到户”的实施
8、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 . 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 .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 .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9、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0、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 .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 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1、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1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 土地改革的影响
13、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A . 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 . 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C .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D . 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15、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 . 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 . 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 . 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D .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16、某次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在客观上说明了(   )
A . 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 . 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 . 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 . 三大改造后期,存在问题
17、1949 年 9 月,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对此话的准确解释是中国(    )
A .   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 . 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 真正地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D .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的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 )烈士陵园,他高大的塑像与丰碑位于烈士陵园之首。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19、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B . 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 .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 .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2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新藏、川藏公路及青藏铁路的修通
④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
21、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②④
22、下图是一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图片_x0020_760205249

①该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1960年

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以得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3、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别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大跃进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24、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可以说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特别是社会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甚至在当时人们为新生婴儿所取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如张卫红、李援朝、陈建国、王跃进等。如果从确实反映历史印记的角度,以上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
A . 李援朝、陈建国、张卫红、王跃进 B . 陈建国、李援朝、张卫红、王跃进 C . 陈建国、李援朝、王跃进、张卫红 D . 李援朝、陈建国、王跃进、张卫红、
25、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

①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          ②广大人民、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③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通车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6、下图是 1978 年 12 月小岗村 18 户农民按下的“红手印”。他们立下生死状,约定分田到户。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人民公社被撤销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C . 18 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 D . 小岗村分田到户拉开改革开放序幕
27、读题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71 年(比率)

1981 年(比率)

1991 年(比率)

日本(11.8%)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 .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 . 改革开放的实施 C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 中国加入 WTO
28、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都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特色——兴国之魂——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 B .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小康社会 C .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新时代
29、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 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 77.97%。这表明( )
A . 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切权利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C . 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30、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照片。请你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 . 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B .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 抗美援朝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 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材料二:“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 中共一些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方针,继续推行“左”的政策。为改变这种状况,开辟新时期新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依据。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

(当代改革)

材料一: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 1956 年年底,约 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枳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搞自《复兴之路》(中)

材料三: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当代开放)

材料四:1979 年 4 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开创一条出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4)材料三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中国人民在这场变革中探索出的一条发展之路是什么?
(5)据材料四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 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 年)

材料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 年作

材料四:2010 年 3 月 27 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目前,甘肃省有 60 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A、B)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一、二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请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三、四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