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

①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德国:纳粹政权掀起反犹狂潮  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美国:生产过剩,失业率高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列属于1929—1933年流行语的是(    )
A . 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 . 经济大危机、苏维埃政府、联合国 C . 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联合国 D . 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
3、《美国队长》是美国漫威漫画公司的一部代表作品,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虚构的美国超级英雄的故事。漫威公司创立于1939年,那一年( )
A . 美国卷入二战 B . 二战全面爆发 C . 德国投降 D . 日本战败投降
4、“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 )
A . 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D . 欧洲联盟的成立
5、二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
A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B .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 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正义力量的联合
6、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道:“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这里的“外部因素”是( )
A .   经济大危机 B . 德、意、日法西斯的威胁  C . 实力强大的苏联 D . 日本偷袭珍珠港
7、“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渡过大萧条,并且政府也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材料强调美国应( )
A . 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 .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 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 D . 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8、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到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经济大危机( )
A . 持续时间长 B . 波及范围广 C . 破坏性大 D . 产生影响小
9、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失去了市场,千万个家庭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表达的意思相符的是( )
A . 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 . 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 . 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 . 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10、下面是二战进程示意图,①处应为( )

A .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 . 日军偷袭珍珠港 C . 诺曼底登陆 D . 日本签署投降书
11、“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制。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 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 . 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 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12、影片《The Longest Day(最长的一天)》以1944年一场著名的登陆战役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战役是( )
A . 诺曼底登陆    B .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 凡尔登战役    D . 莫斯科保卫战
1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采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涉及的内容可能有( )
A . 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 B . 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C . 宣布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 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4、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观察下面漫画《睁开眼睛》,迫使美国“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A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B . 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 D . 欧洲战事结束
15、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事件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日军偷袭珍珠港 C . 德国进攻苏联    D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6、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日本推迟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时间。无独有偶,在1940年,日本也停办了当年的东京奥运会。1940年,日本停办奥运会的原因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美苏对峙 D . 苏联的抵制
17、在下面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为一个 1942 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庆祝。这个“新生儿”是( )

A . 三国同盟 B . 三国协约 C . 轴心国集团 D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8、我们如果要撰写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小论文,应该选择的内容是( )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下图是美国夏威夷“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一事件( )

A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 . 珍珠港事件 D . 诺曼底登陆
20、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 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C . 日本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D .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们陶醉于经济的繁荣,以为进入了千年盛世。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

【繁荣孕危机】

材料一: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新政脱危机】

材料二: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

“新政”复兴美国》

【创新渡危机】

材料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1)结合材料一指出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这场危机的特点。这场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个R”的具体措施。结合新政的目的和结果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的理解。
(3)有人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属于成功的政策。你认为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2、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科技与战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亚太战场】

材料一

【科技威力】

材料二  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可以怀疑它……在决定使用原子弹时,我要依照战争法规确定的方式,把它当作战斗武器来应用。

——《杜鲁门回忆录》

(1)图A军事行动对当时的欧洲战局有何影响?图B战役的名称是什么?图C体现了亚太战场怎样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作战的背景。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对此你有何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3、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们留下了悲痛的记忆。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材料一:

图A

【追根溯源】

材料二:

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揭穿谎言】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法西斯开动战争机器】

材料四:

【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五:

中国抗日战争简表

中国军民伤亡人数

间接经济损失

斗争时间

3500多万

5000多亿美元

长达14年

(1)图A反映的是一战前的什么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4)根据图B及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法西斯在亚洲战场上的暴行和中国军民反法西斯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5)根据图C回答,希特勒为了把苏联拖进他的“荣誉室”采取的重大行动是什么?
(6)上述表格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何地位?发挥了什么作用?
(7)【大战启示篇】通过学习两次世界大战,你有何感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