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经济开发区七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法治期中试卷(历史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2、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3、下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代
4、一位游客在参观了某原始居民博物馆后写道:“他们把粟的种子,装在一个个地瓜状的陶瓶里,10多公分长,7、8公分胸径,极像现代瓶口像下倒放的玻璃瓶子。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用兽骨制作的两只鱼钩,形状和我们现在用的基本一样,勾尖有倒刺,可能比我们用的稍大些。”这位游客参观的是(   )
A . 半坡人博物馆 B . 河姆渡人博物馆 C . 北京人博物馆 D . 元谋人博物馆
5、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

A .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 . 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 C . 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 . 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6、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
A . 禅让制渐成风尚 B . 世袭制开始确立 C .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 宗法制消失殆尽
7、《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 齐桓公、齐国 B . 晋文公、齐国 C . 齐桓公、秦国 D . 楚庄王、秦国
8、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 . 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 . 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 .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D . 生产力飞速发展
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B . 西周初年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C .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 D . 虽然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但他仍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10、《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宗法制
11、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
A .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12、《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 .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 . 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 . 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 . 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卫鞅为左遮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本内容,说说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材料三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谁的石像?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经济开发区七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法治期中试卷(历史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