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网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 . 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 . 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 唐高宗统治初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初期
4、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 . 青瓷 B . 白瓷 C . 青花瓷 D . 唐三彩
6、“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唐太宗
7、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8、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
A . 重视生产 B . 政策开明 C . 善于用人 D . 提倡节俭
10、有人这样评价唐朝历史上的一位女性:“一朵铿锵的深宫玫瑰,娇弱的肩膀担起天下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步伐,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根据所学知识,这一历史人物应该是(   )
A . 文成公主 B . 武则天 C . 冯太后 D . 慈禧太后
11、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
A . 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B . 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C . 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 . 善于用人重视发展生产
12、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13、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政权是(   )
A . 宋太祖、南宋 B . 宋真宗、北宋 C . 宋钦宗、南宋 D . 宋太祖、北宋
14、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  )
A . 颜真卿 B . 阎立本 C . 关汉卿 D . 吴道子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隋王朝统一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派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拘一格的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材料四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五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阅读材料二,分析隋以前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这一局面,哪位皇帝最早改用“考试的方法”?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改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最主要的标准是什么?这一方法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宋代官员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4)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献是什么?
(5)结合所学,材料四鉴真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五中的“伟大僧人”是谁?他西行的终点是今天的哪个国家?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材料一  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陛下”是指哪一位皇帝?依据材料指出君民关系应是怎样的?
(2)材料二中,郭沫若称赞的是谁的统治?举出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两项重大举措。
(3)材料三中描写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景象?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政策。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7)列举本学期所学的因暴政导致亡国的君主和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8)结合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网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