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9小题)

1、某历史教材一课中,有“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子目。该课的课题应该是(   )

A .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B . 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 . 清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3、2018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发动了起义并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应定在(    )
A . 南昌 B . 南京 C . 武昌 D . 上海
4、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中华民国成立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5、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 .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 .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6、清初诗人屈大均有诗:“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下列政策与“银钱堆满十三行”的现象有关的是(   )
A . 休养生息 B . 闭关锁国 C . 轻徭薄赋 D . 重农抑商
7、“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 . 张骞 B . 鉴真 C . 郑和 D . 戚继光
8、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更看中门第。隋朝实行科举制,使普通的读书人也能走上仕途。这体现了科举制(    )
A . 促进贵族向平民转化 B . 简化人才选拔的程序 C . 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D . 保证世袭贵族的特权
9、“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1906年至1910年间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不包括(   )
A . 萍浏醴起义 B . 金田起义 C . 安庆起义 D . 广西起义
11、关于隋朝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的 B .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炀帝 C . 隋朝是继秦朝和西晋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统一 D .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12、四川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重要水利工程的是(    )
A . 大运河 B . 都江堰 C . 郑国渠 D . 六辅渠
13、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其主要原因是(   )
A . 元谋人靠采集、狩猎为生,结成群体生活 B .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C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D . 元谋人懂得人工取火
14、周灭商以后,封黄帝后代于蓟,封周王室贵族于燕。这反映当时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15、我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之重。我国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 . 唐朝与明朝 B . 汉朝与宋朝 C . 秦朝与清朝 D . 秦朝与明朝
16、我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于秦朝、开始巩固于汉朝。下列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③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④开创科举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7、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佛兰科潘认为:“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丝绸之路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百家争鸣
18、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  ④诸葛亮治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9、北魏孝文帝说:“我们国家兴起在北方,现在定都于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面对这些现象孝文帝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 . 朝廷议事必须使用汉语 B . 离开旧都平城,迁都洛阳 C . 统一文化和思想认识 D . 实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
20、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 . 祖冲之——《女史箴图》 B .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 郦道元——《水经注》 D . 王羲之——《兰亭序》
21、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 . 夏—商—东周 B . 隋—五代十国—唐 C . 元—清—明 D . 秦—西汉—东汉—三国
2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它所开创的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各项可能发生于唐朝的有(   )

①书生把进士及第作为孜孜追求的人生荣耀  ②农夫使用曲辕犁在田间劳动

③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④玄奘只身西行天竺取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23、北宋的都城是(   )
A . 长安 B . 临安 C . 大都 D . 东京
24、历史上“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
A . 赵匡胤 B . 李隆基 C . 李世民 D . 朱温
25、某同学在暑假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岳飞被害时南宋的皇帝和权臣分别是(   )
A . 宋太祖、秦桧 B . 宋高宗、秦桧 C . 宋钦宗、寇准 D . 宋钦宗、秦桧
26、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 B . 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C . 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D .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7、下列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三反映的朝代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秦朝 B . 汉朝 C . 隋朝 D . 元朝
28、一些外国人到中国来乘坐我们的高铁,看见许多中国人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购物,他们惊诧于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实,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是(   )
A . 中医诗歌针灸京剧 B . 书法碑刻中医火药 C . 戏剧书法指南针京剧 D .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29、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   )
A . 封建制度的腐朽 B .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 西方列强的侵略 D . 八股取士的影响
30、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②明朝灭亡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④②③
3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C .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 清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32、“在《人权宣言》和《权利法案》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材料中军机处设立最早发生在(   )
A . 明太祖时 B . 唐太宗时 C . 康熙帝时 D . 雍正帝时
33、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红楼梦》 D . 《西游记》
34、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④训练新式军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④
35、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这一具有侮辱性数额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36、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是指(   )
A . 出国留学的青年 B . 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 C . 维护清朝统治的青年 D . 遵循“孔孟之道”的青年
37、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下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③运动的中心一直在北京,青年学生是运动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④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38、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开创马克思主义传播先河 B .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 . 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9、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次召开的地点是(   )
A . 瑞金 B . 遵义 C . 吴起镇 D . 会宁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戊戌变法后,“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思想解放)

材料四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场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此材料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材料四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试举两个当时“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近代历史探索的感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