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实验中学20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 CO2 , H2SO4 , NaOH,NaCl B . KClO3 , H2CO3 , Ca(OH)2 , Na2CO3 C . H2O,H2O2 , NH3·H2O,KMnO4 D . O2、NaHSO4 , C2H5OH,CaCO3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 熟石灰、消石灰、CaO B . 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 . 烧碱、苛性钠、NaOH D . 生石灰、石灰石、CaCO3
3、某家电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15瓦,它可能是( )

A . 节能灯 B . 电视机 C . 微波炉 D . 空调机
4、

一般大型超市出口处都装有报警器,由防盗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使用时只要在商品上贴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即可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正常购买时,营业员在结帐后,会将具有磁性的软标签消磁,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及时提醒保安人员,从而达到防盗目的。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 )

A . B . C . D .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aNO3

Na2CO3

滴入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KCl

K2SO4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H2

HCl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6、某电能表标有“600r/kW·h”字样,用它来测量某一用电器的功率。在15分钟的时间内,电能表转动30圈,则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 )

A . B . 0.2W C . kW D . 200W
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Z+2HCl=ZCl2+H2↑         Y+2HCl=YCl2+H2↑      

X+2HCl≠不反应            Z+ YCl2= ZCl2+Y    

A . X>Y>Z B . Y>X>Z C . Z>Y>X D . Y>Z>X
8、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甲电阻丝的阻值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U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Q , 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8

A . U=UQ=Q B . U<UQ>Q C . U<UQ<Q D . U>UQ<Q
9、下列试剂中,能把NaOH溶液、稀硫酸、B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 . KCl溶液 B . K2CO3溶液 C . NaNO3溶液 D . 稀盐酸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则(      )


A . 通过R2的电流变大 B . 电路总电阻变大 C . R1消耗的功率变小 D . 要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R2的滑片P向右移
11、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 B . 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电热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 . 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 . 假如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再不会有电的产生
12、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室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②.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③.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盐酸至过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1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在K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入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 将少量SO3加入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C . 未密封保存的苛性钠遇盐酸有气体生成 D . 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14、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icture_x0020_4

A . 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 .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 .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 . 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15、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定值电阻为30Ω,滑动变阻器标有“60Ω,1.5A”字样,在该电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1

A .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75W              B .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2.5 A C .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45W        D . 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12Ω~20Ω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8分)(共8小题)

1、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崭新的青铜器呈土黄色。当青铜器长期埋在地下,逐渐形成了绿色的铜绿[主要成分Cu2(OH)2CO3],从其化学式可知,铜绿是铜与       (填物质的化学式)长期作用的结果。

2、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②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③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④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3、请根据表中物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序号

物质

醋酸

生石灰

熟石灰

纯碱

(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2)选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某澄清溶液由HNO3、Na2SO4、K2CO3、CuCl2 四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所含的溶质是      ;滴加Ba(OH)2后最终反应产生的沉淀是      

Picture_x0020_21

5、  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在磁场里受到了      的作用。

(2)要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      方向。

6、小明要用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瓶内电阻丝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_x0000_i1051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

(2)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       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3)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控制电流一定外,还要控制的量有            (写出2个)。

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8、如下图甲所示电路中,电灯L1的电阻为10Ω,电压表V1、V2所用的量程不明,开关S闭合后,V1、V2的示数分别是图乙中所示,那么V2用的量程是       ,灯L1的功率为      W。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9分)(共3小题)

1、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Picture_x0020_27

(1)B实验的现象为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2)【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      。于是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还可能有Ca(OH)2、NaOH

学生丙

还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

还可能有NaOH、Na2CO3

学生丁

还可能有Na2CO3



【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3)【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Picture_x0020_28

①【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一定含有      

②【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请你帮他写出判断的方法:      

2、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进行实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B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图片_x0020_17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若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小,分析其原因       ;若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大,分析其原因      ,改进措施是      

3、小王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标有“2.5V”字样、正常发光时阻值约为13Ω的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两个,电压恒为3V的学生电源,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图甲是实验电路图,图乙是实物连接图,接线过程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接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改正,要求改正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小王在实验之前检查仪表时发现:电流表有电流通过时能自由偏转;电流表未接入电路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灯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3)
A .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 开关接触不良    C . 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D . 电流表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从表中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电压表的示数U/V

电流表的示数I/A

小灯泡的功率P/W

1.5

0.16


2.5

0.20


2.8

0.22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31小题,每空2分,第32小题10分,33小题12分,共48分)(共7小题)

1、小明利用标有“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图甲中OA和O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连入图乙电路,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确保电路安全),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图片_x0020_126图片_x0020_102

2、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 , 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小明想利用此雪碧汽水验证柠檬酸的酸性。他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      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可他仔细一想,发现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他的理由是      

Picture_x0020_12

3、将光敏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连成电路,接在某电源上,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表:[“光强”表示光强弱程度的量,符号为E , 单位为坎德拉(cd)]。

光强E/cd

1

2

3

4

5

6

光敏电阻R

18

9

6

4.5

3.6

3

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表明光强在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强E=2.5cd时,光敏电阻R=      Ω,若此时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为0.2A,通电1min,光敏电阻产生的热量是      J。

4、某种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自动控制),从它的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数据及下图所示的简化电路原理图。

图片_x0020_63

热水箱容量

1L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1000W

保温功率

44W

(1)当S闭合,S0断开时,饮水机处于       。(填“加热”或“保温”)状态。

(2)若烧开一箱水需5分钟,则消耗的电能是       J。

5、宁波有较长的海岸线,每年能生产大量的食用盐。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杂质。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6、图1是测量江水超警戒水位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为8V,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H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水位计(电阻忽略不计),压敏电阻R通过外表涂有绝缘漆的金属支架与电路相连,并放置于警戒水位处。R的阻值与江水超过警戒水位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

图片_x0020_128

(1)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江水超过警戒水位的高度h的增大而      

(2)正常工作时小灯泡的电流为多少安?

(3)江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多少米时,灯泡正常工作?此时电源的功率为多大?

7、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图片_x0020_123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中C装置中的油层作用是      。小军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北实验中学20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