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专题训练---液体压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 .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 .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 .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2、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 . 甲大
B . 乙大
C . 一样大
D . 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P甲>P乙
B . P甲<P乙
C . P甲=P乙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玻璃筒下端扎有橡皮膜,内放有一定量的水后,橡皮膜向外凸起。当将玻璃管慢慢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橡皮膜恢复平整时( )
A . 水面比酒精液面要高一点
B . 水面比酒精液面要低一点
C . 水面与酒精液面相平
D . 三种现象都有可能
5、如图所示的木桶是由长短不齐的木板组装而成的。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 . 木桶的质量大小
B . 木桶的密度大小
C . 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 . 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6、如图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 一样大
B . 甲最大
C . 乙最大
D . 无法判断
7、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之比ma:mb=3:5,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a:pb等于( )
A . 1:1
B . 3:5
C . 5:3
D . 9:25
8、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吸尘器
B . 船闸
C . 体温计
D . 脱排油烟机
9、如图所示
图像中,能够正确表示某种液体产生的压强p与液体深度h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C . a、b两点的压强相等
D . b、c两点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简单的 。若水对壶底压强是1.5×103Pa,则壶中水深 cm。
2、崎山水库某处的水深6m ,该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在小鱼上浮的过 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10N / kg )
3、如图所示,长方休冰块熔化成水后,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压力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平底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填“大”或“小”)。瓶子倒过来后,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后两空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 , 容器放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 (g取10N/kg)。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水对A点的压强。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璃杯里有一定质量的酒精,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酒精的深度为10cm,酒精重2.4N,已知玻璃杯重0.6N,杯底面积为20cm2 , 求:
(1)杯底所受的压力;
(2)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乙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压强就越 。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小红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 (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填“A”或“B”)。 (2)
A .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调好后,将探头放入水中,并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如图乙所示,同时,比较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