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1952年,湖南省在春耕开始以后,根据丰产的要求,开展了热烈的、空前的春季积肥运动。……全省还普遍地开展了改良品种等评比活动,而且有许多翻身农民创造发明和改良了农业生产工具。这些活动体现了(    )
A . 抗美援朝激发了农民的爱国拥军热情 B . 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初步显成效 D .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成就斐然
2、改革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
A . 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 .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3、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A .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5、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探究“分批进行”的原因,不包括(     )
A . 各地农民对土地改革的认识和要求不尽相同 B . 各地土地占有情况和封建剥削状况各有不同 C . 各地农民对解放战争的贡献有先后大小之别 D . 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6、如图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因为该法规定(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 . 减租减息,交租交息 C .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 . 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 . 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 . 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 . 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8、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 . 它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 . 它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 . 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9、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213

14369

16392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完成了三大改造 C .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1950—1952年,新中国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场变革的法律依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中国共产党一向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1950年,农村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标志是(   )
A . 解放区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在农村镇压地主、反革命 D .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2、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 B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C .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13、以下是两位同学对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讨论。对此,你的判断是(   )

A . 小土错误 B . 小地错误 C . 小土小地都对 D . 小土小地都错
14、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 .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 . 使土地由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 .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 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15、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彻底废除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 . 推行土地改革 B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掀起“大跃进”运动 D .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中国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个华北平原上普通的村庄(温泉屯)随着风云一时的女作家丁玲名扬天下,在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它的名字叫“暖水屯”。记者分别奔赴当年土改中的样板村,实地探访“土改第一村”60年的今昔变迁。温泉屯的60年,像一册未经编纂的历史底稿,散乱地记录着居于庙堂之高的政治理想作用于农村世界时的真相,丁玲只是给它开了个头,却始终无法抑或是不肯续写。……它所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两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1)这个触及“农之根本”的大动作是什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什么文件实施这一“大动作”?
(2)随后,温泉屯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一“大动作”的实质变化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的?
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4、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到自己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情景的出现时因为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什么政策?
(2)材料二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政府颁布的一部什么法令?它颁布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层获得了解放?
(4)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是在什么时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