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马克思说:“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特别是在14和15世纪的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里,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
A . 西欧庄园 B . 手工工场 C . 自治城市 D . 工厂制度
2、下侧文字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3、17世纪,满载货物的船只从这些港口出发,装载的货物有布匹、火器和五金等,用这些货物来换取非洲黑奴,船长们从而获得可观的利润。“这些港口”位于下图中(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① B . C . D .
4、《独立宣言》清晰地总结了北美人民对于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民族自决等政治原则的思考,列举了英王及其政府对北美人民的种种压迫,指出英王对北美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诉求置之不理。由此可见,宣言(    )
A . 指出了北美独立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B . 提出分权制衡基本原则 C . 标志着北美殖民地统一市场的形成 D . 批判了奴隶制度的罪恶
5、下侧是英国的一幅漫画。画中头戴礼帽的人指着远处的蒸汽火车,面带嘲弄的问另两个人:那个吐白烟的机器靠什么行走?两个人答道:我们也不知道,车头里也许藏着一匹马。这幅漫画表现的场景应在(    )

A . 15世纪晚期 B . 17世纪40年代 C . 19世纪初期 D . 20世纪70年代
6、一位历史学家称,美国1861~1865年的战争是叛乱战争和国家统一战争的混合体。他强调这次战争的意义在于(    )
A . 赢得了国家独立 B .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 废除了奴隶制度 D . 确立了霸主地位
7、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明治维新(    )
A .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 . 使日本富国强兵,但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 . 使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了日本的文化 D . 通过“和平宪法”推进日本民主化改革
8、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与之相关的是他(    )
A . 完成环球航行和考察 B .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 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D . 发明了人造纤维技术
9、参战诸国负债累累,英国在1914年是最大的放贷国,在战后其金融霸权地位让给了美国,法国这个财政强国亏了不少,而德国更是亏得一塌糊涂。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 B . 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 . 彻底摧毁了殖民体系 D . 给全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
10、下侧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 .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 . 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1、1914~1918年战争的战胜国要德国支付巨额赔偿。英国政治家格迪斯把德国比作柠檬,要把它挤到“果仁都吱吱发响”。把德国挤到“吱吱发响”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 B . 《凡尔赛条约》 C . 国际联盟成立 D . 《九国公约》
12、一位同学要了解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人物,可以看以下传记中的(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1921年夏天,干旱阻碍了俄国经济生活的复苏,农民的收成少得可怜。但到1923年时,苏联已经开始出口谷物了,私有商店重新开张,商家开始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 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D . 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
14、1928年到1940年,苏联的钢铁和煤炭的年产量翻了四倍,火车和汽车制造从800辆上升至14.5万辆,造船厂拖拉机厂等极速扩张。代价则是很多人吃的面包比以往少了,黄油的配额也随之减少。材料反映出苏联(    )
A .   工业快速发展但是经济比例失调 B . 解决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C . 缺乏政府干预,发展速度缓慢 D . 缺少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5、以下大事年表的主题是(    )

时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6年

事件

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

纳粹党成为德国国会第一大党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

受日本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A .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B . 希特勒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 C . 英法等国采取了对法西斯国家妥协的政策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6、下侧照片拍摄于1945年4月,美军第1集团军一部(左)与苏联第5近卫集团军士兵(右)在德国的易北河胜利会师,将德军截为南北两段。照片反映出(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苏联开始扭转苏德战争形势 B . 同盟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 . 法西斯国家投降,二战结束 D . 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
17、1947年,美国认为经济繁荣的国家不太可能投向共产主义阵营,同时还有能力购买美国的商品,推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美国(    )
A .   推行以工代赈政策 B .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 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D . 建立北约军事集团
18、以下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B . 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C . 世界各大洲联系紧密 D .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19、以下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经营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

项目

1994年

1999年

2005年

2012年

国外资产(百亿美元)

159

212

473

770

国外销售(百亿美元)

183

212

374

566

国外雇员(万人)

534

605

803

985

A . 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B . 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扩大 C . 工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0、2020年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云展览、云课堂线上购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反映出(    )
A .   教育促进科技发展 B . 科技改善生态环境 C .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D . 科技拓展生活空间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和推动力。

材料一

法律名称

内容摘要

1689年___①___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

1689年《叛乱法案》

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1694年《三年法案》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整理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各州各自为政,合众国也没有统一的货币。1787年,宪法对联邦中央的权力作了列举:联邦(中央)政府享有补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课税与币制权等。由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上述权力,才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央政府,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统一国家的建成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高速发展。

——摘编自杨鹏飞《美国宪法与美国的发展》

材料三  ①《拿破仑法典》包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其原则与理念为欧洲提供了基本原则,启动了欧洲的民主化进程。②《拿破仑法典》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施行,建立起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秩序,加快了大陆各国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步伐。③当今欧洲大陆国家的民法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拿破仑法典》的影响,这对欧洲大陆民法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士昌《<拿破仑法典>与近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材料四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来自锅炉、蒸汽机的工业烟尘弥漫在英国大气中。1821年英国颁布《烟尘禁止法》,但没有涉及燃煤机车、锅炉等高污染源;一些地方法案也是内容空泛,如规定排烟一周将被罚款,但没有人记录具体的排烟时间,这些使得大气质量改进成效甚微。1846年,在化学家和地质学家推动下,通过了减少城市烟雾排放的议案,提出了对高污染源的处罚办法,此后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继续推动立法,治理环境;地方政府也采取行动,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坚决绳之以法。大气质量有了改观。

——摘编自王黎等《论英国治理空气污染中的立法与公民意识》

(1)将材料一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
(2)1787年前后美国中央政府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将材料三的内容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写序号)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拿破仑法典》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拿破仑法典》有利于欧洲形成区域性国际法:

《拿破仑法典》推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英国为改善环境而立法的背景。比较1846年前后英国环境治理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兴起于15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认为,所谓财富就是黄金白银,但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家财富总量,所以海外贸易是关键,商业必须是对外的。同时,另外一种方法也能增加本国的金银总量,那就是抢劫。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18世纪中晚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提出让经济按照自己的规律运作。以下技术革命蕴含着内在发展规律。

图片_x0020_100008

材料三  1929年10月,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20世纪初,凯恩斯主义提出用国家的力量创造就业,推动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时间

措施

1932年

法国大幅提高关税,并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60年代

英国工党提出参照“国家参与制”,建立新的国家控股公司

20世纪70年代

日本陆续颁布《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完善福利保障体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殖民者实行重商主义的具体史实。分析史实的影响。
(2)将材料二中的示意图补充完整。任选其中一种能源,分析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各国措施的特点。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3、思想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一  Renaitre原意为“复活”,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用“再生”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然而“再生”并非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人物

代表作

名言

但丁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愈强烈

《哈姆雷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材料三  “文艺活动”在西欧各国产生了特殊花果。

国别

西班牙   葡萄牙

地理上的发现

殖民地的竞争及欧化的遍及全球

法兰西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英吉利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整理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四  近代科学的力量在于它只承认通过科学观测与推论得出的可以反复验证的数据,建立在谎言、迷信基础上的欧洲中世纪无法抵御近代自然科学的冲击。天文学与航海定位、力学与火炮、地圆学说与地理大发现、热力学与蒸汽机的改进等,都同资本原始积累、近代工厂制度的出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摘编自马世力《论科学技术在近代欧洲崛起中的历史地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活动”是14~17世纪欧洲哪场运动?说明“Renaitre”从“复活”译为“再生”的理由。
(2)将材料二补充完整。概括名言内容的共同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文艺活动”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概括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中的作用。
4、文件是历史的指示牌。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西欧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已从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现代无产阶级产生,工人运动也随之兴起。在新的时代和阶级的呼唤下,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了。这一崭新的思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它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创造性运用而被印证和发展。

——摘编自赵曜《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世界近现代史重要文件(部分)

序号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独立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人权宣言》

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的总法令》

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一份土地,价格高出当时地价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波茨坦公告》

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北大西洋公约》

任何一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

《华沙条约》

任何一缔约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从材料二中选取两个文件,依据所选文件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文件与主题的关系。(要求:主题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示例选用的文件除外)

示例

文件:⑤⑥

主题: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

说明:1942年,美、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加强配合,相互支持,如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共同对德国作战。1945年,波茨坦会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