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时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 . 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 .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 .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 . 景德镇 B . 邢窑 C . 哥窑 D . 越窑
3、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

A . 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 . 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 . 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 . 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
4、假如你七世纪时居住在长安,你要到哪里去购买日用品(    )

A . 宫域 B . C . D .
5、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 .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 从唐朝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6、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②宋朝的皇帝实行“戒奢从简”的政策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小米 D . 玉米
8、假如你回到了宋朝,可能会遇到下列哪几种情况?(  )

①使用交子买东西;②穿丝绸衣服;③坐船航行;④使用景德镇的瓷器;⑤吃上占城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④⑤
9、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 . 汉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10、“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 (    )
A . 南北朝 B . 北宋 C . 五代十国 D . 南宋
11、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    )

   

A . 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 . 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 C . 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 . 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12、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什么沿岸的大城市(       )
A . 渤海地区 B . 黄河流域 C . 长江沿线 D . 东南沿海
13、某一朝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生产精品瓷器的有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这一朝代指的是(  )
A . 陏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14、“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
A . 秦都咸阳 B . 汉都长安 C . 隋都长安 D . 宋都东京
15、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要办理手续的地方是(    )      
A . 外贸部门 B . 礼部 C . 蕃市 D . 市舶司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共4小题)

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两宋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什么流域。
(2)材料二指宋朝进行的什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有哪些著名的大商港?
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丝织业发展,北宋时期,南方的哪些地区丝织业生产发达?
(2)●制瓷业发展,北宋时期兴起的是什么地方,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纸币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4)●南移的完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何时?到何时最后完成?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材料二: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
(2)结合图片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时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