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 等于600N,竖直向下
B . 等于600N,竖直向上
C . 大于600N,竖直向下
D . 大于600N,竖直向上
2、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 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 . 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 .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 . 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3、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甲固定于水平绝缘支架上,另一带正电的小球乙从甲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图中虚线表示两球球心的连线)。已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若乙运动至B点时,所受重力恰好等于甲对它的排斥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小球乙下落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到达B点前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
B . 到达B点后它能保持平衡状态
C . 从A到B的过程中,它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
D . 从A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比排斥力的功多
4、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透镜,透镜左侧的两束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虚线方框内( )
A .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 .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 . 甲、乙都为凸透镜
D . 甲、乙都为凹透镜
5、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
b.干冰吸热熔解;
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
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 . a c
B . adf
C . b c
D . e
6、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可以看到塑料绳的细丝纷纷散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大气有压力
B .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 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力
D . 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河水流动
B . 五四运动
C . 行驶的单车
D . 灰尘滚滚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 . 1.6m
B . 7.5dm
C . 18cm
D . 70μm
9、关于物质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带正电
B . 原子的质量主要都集中在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相对原子核很小
C . 一个原子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不等
D . 原子、原子核、质子三者尺度上由小到大排列的
10、下列的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
B .
如图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 .
如图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D .
如图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1、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1、F2分别拉着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在上升过程中( )
A . 拉力F1小于拉力F2
B . 甲的动能较大
C . 在上升过程中,甲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 前3 s内,拉力F2做功较快
12、有关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 . “莫尔斯电码”属于数字信号、“旗语”属于模拟信号
C . 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D .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
二、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2、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
和所受阻力
的示意图。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把一个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从中溢出水30g,若把这个金属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烧杯中,将从中溢出煤油 g(ρ煤油=0.8×103kg/m3)。若金属块的质量为237g,那么,此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2、太阳能飞机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动力的,它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做成,其中“极轻”是指该材料的(选填“质量”、“密度”或“体积”)较小,所利用的太阳能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若在水平方向飞机受到的牵引力F=104N,该飞机以20m/s的速度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50s,则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F做功为J。
3、如图甲所示的敞口饮料瓶装满水,在侧面扎一小孔a,会有水喷出,此时,若用盖子将瓶口盖紧密封,则孔中的水将(选填“继续喷”、“停止喷”或“喷一段时间,停止喷”),原因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如何?
(1)请通过推导证明你的判断;(已知铁的密度为ρ,每个铁块的高度为h)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你的判断。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是某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图,R1、R2是发热电阻,虚线框为电热器的金属外壳,它用一个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电热器多档位工作的要求。其中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的左边缘依次有4个金属触点,右边缘是一金属板,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左边缘相邻的两个触点与右边缘的金属板同时连通。如旋到图中位置S时,金属滑片将1、2两触点同时与右边缘金属板接通。若电源电压为220V,则由图可知:
(1)图中P、Q两个接头中,与零线相连;
(2)为安全起见,需在电路中安装一总开关,该开关最好应安装在图中A,B,C,D,E中的点处;
(3)如果 R1=R2=48.4Ω,则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M时,电热器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是J。
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a为,b为(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从右向左移动.(导线不能交叉)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了三组实验并记下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该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进行描点连线.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电压U/V |
1.0 |
2.0 |
2.5 |
电流I/A |
0.11 |
0.20 |
0.26 |
(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是.
3、小致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根据图像,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选填“水”、“煤
油”或“一样”)多;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 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
(2)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J/(kg·℃)。
4、设计实验
(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小实验,证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小雨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
电源、导线、开关、一个定值电阻、3根长为20cm的横截面积为0.5mm2的镍铬合金丝、电流表 |
实验 步骤 |
|
数据记录表格 |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赵老师购买了华为公司推出的荣耀手机和充电宝,手机正常工作电压5V,工作电流约10mA;充电宝的最大容量为10A•h,输入电压为6V,充电宝输入输出效率均为80%,给充电宝充电时的输入功率为3W:
(1)手机的额定功率为多少W?
(2)充电宝最多能储存多少J电能?
(3)在外地出差的赵老师发现手机无电,用充电宝对手机充电,为了保证手机能正常工作24h,充电宝必须储存多少电能?出差前赵老师至少给充电宝充电多少时间?
2、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为2m3 . 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还没有出水面前,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时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求:
(1)石像受到的浮力;
(2)石像的重力;
(3)在提升过程中,石像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4×104Pa,则石像被提升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