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训练(共10小题)

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 . 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2、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 .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3、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 . 人们在忆苦思甜 C .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4、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表现是(    )

①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②人们住上了宽敞明亮、功能配套的单元楼房

③居民室内装修明显改善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③
5、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说明了(    )
A .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B . 科技革命推动了购物方式进步 C .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D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6、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 . 强令男子剪发辫 B . 以新式礼服代替翎顶礼服 C . 欢庆新中国成立 D . 乘坐动车“和谐号”旅游
7、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交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
A . 1991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B .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 .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巳居世界前列 D .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8、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巨变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们餐桌上的主副食品充裕而丰富

②服装服饰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姿多彩和个性化

③人们买食物凭布票、粮票且数量有限

④外出旅游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⑤手机、电话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交往变得更为便捷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④⑤
9、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①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②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③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
10、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跟改革开放前相比,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
A . 公交车 B . 火车 C . 飞机 D . 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你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