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小科在上海“东方明珠”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离地面越来越远,小科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自己 B . 旁边的乘客 C . 观光电梯 D . 附近的房屋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B . “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 C . 跳广场舞时音响播放的音乐都是乐音 D . 开会时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水没有内能 B . 一杯水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同 C .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D .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4、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形成过程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
A . 青草上的露珠 B . 烧开水时的锅盖上的水珠 C . 寒冬学生哈出的“白气” D . 冰块上滴落的水珠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   )
A . 凿壁借光 B . 水中折筷 C . 手影游戏 D . 水中倒影
6、如图所示的简易幻灯机,由灯泡、胶片、凸透镜组成,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则应(   )

A .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B .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C . 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D . 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7、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一束入射光线经液面反射在光电屏上得到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40°,当液面升高时,反射角(   )

A . 保持40°不变 B . 保持50°不变 C . 逐渐增大 D . 逐渐减小
8、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物体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a、b是同种物质,则a的质量更大 B . 如果a、b质量相等,则b的吸热能力更强 C . 在加热过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a、b的内能 D . 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b吸收的热量Qa>Qb
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移动任何器材,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 . 此时只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C . 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 . 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
10、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且运动8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5m,关于两车运动的s﹣t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 .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D .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共6小题)

1、如图甲所示,秒表的示数为      s,图乙一元硬币的直径为      cm。

2、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文艺汇演中,小明表演了小提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小提琴的声音是靠琴弦产生的,在演奏过程中,小明经常需要将手指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其中右侧黑色部分表示测温液体,则该温度计此时的读数为℃。

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像(填“实”或“虚”)。
5、热熔胶枪是手工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如图所示,扣动扳机通电后胶枪中的发热体能够发热是利用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用它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现象。

6、如图张乐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共2小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生态优美,幸福宜居的新农村,我市部分农村地区已用上绿色能源﹣天然气(q天然气=4.2×107J/kg)。求:
(1)完全燃烧200g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大小;
(2)若这些热量的25%被初温为30℃,质量为12.5kg的水吸收,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c=4.2×103J/(kg•C))
2、小熊驾驶着汽车前往龙岩,图20乙是他看到高速公路边上的指示牌。

(1)若当时汽车的速度仪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是否超速行驶?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龙岩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四、综合题(第19、21题各3分,第20、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共28分)(共7小题)

1、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选填“大”或“小”)一些。
(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甲和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甲和乙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损失):

(1)实验时,应保证甲、乙的初温和(选填“体积”或“质量”)相等。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从开始加热到60℃,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 , 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的倍。
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
(2)由图乙可知,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由实验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4、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根据图中的数据,同学们认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做实验,这是因为
(2)图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可知他们所用水的不同。
(3)同学们发现水温度始终没有达到100℃,于是加大火力,看到的现象是
(4)小明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5、如图是小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而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50°

3

60°

60°

(1)小莉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还有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她应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将纸板(选填“EON“或“NOF“)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
(2)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非记录数据如上表所示,在三组数据中明显有一组错误的是第次实验,错误的原因是。请将此次实验的光路图画在乙图中,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6、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组内小明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图乙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挂钟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丙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7、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规范操作,记录数据,绘制出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他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在图甲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应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在图丙中画出烛焰上A点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