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标有“6V 6W”,“3V 3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L1比灯L2 B . 灯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C . 电源电压为3V时,灯L2正常发光 D . 电源电压为9V时,灯L1、L2都正常发光
2、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大雪纷飞 B . 花香四溢 C . 大雾弥漫 D . 黄沙扑面
3、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
A . 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 B . 春天,冰雪消融 C . 夏天,湿衣服变干 D . 用久了的灯丝变细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日偏食的形成 B . 池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C . 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D . 白云在水中的倒影
5、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感线越密的位置代表磁场越强 B . 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 .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电动机 D .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6、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墙壁上的吸盘挂钩利用了大气压 B . 菜刀刀刃磨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力 C . 壶中水不流动时,壶身与壶嘴水面相平 D . 水平面上的苹果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
7、如图,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cm,h2=6cm,g=10N/kg,水对容器顶的压强是(   )

A . 1000Pa B . 200Pa C . 600Pa D . 400Pa
8、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 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C . 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 .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大小有关
9、用同一滑轮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均为10N的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滑轮重1N,绳重和滑轮摩擦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手的拉力F=10N B . 利用乙种方式做的有用功比较多 C . 甲种方式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种方式 D . 手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比F做功的功率大
10、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8V且保持不变,标有“8V,8W”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P由A端滑到B端过程中,根据两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绘制出的U-I图像,两图像交于Q点,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Q点处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 4V B . Q点处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 0.5A C . Q点处整个电路总功率P 4W D . Q点处小灯泡实际功率P 2W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用10N的力握住重为5N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       N,再将握力增大至20N,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声音是由声源产生的,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冬天下雪后,我们总是喜欢滚雪球,当用力推着雪球匀速向前时,雪球越滚越大,它的动能将;若此时撤去推力,雪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雪球具有
4、炎热的夏季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的比热容大;当用船桨在海面上划船时,船桨是(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5、如图是某种电加热器工作电路图,发热部分由电阻R和定值电阻R0共同组成,当R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滑动时,可使电热器的发热功率变大;生产生活中的(选填“电磁起重机”“节能台灯”或“电热毯”)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

6、如图,将体积相同的实心正方体A、B分别放入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容器中,A漂浮,B悬浮;此时A、B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A、B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pp﹐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ρ(均选填“<”或“>”或“=”)。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吃水深度4.4m,满载时排水量达8×103t(ρ=1.0×103kg/m3 , g=10N/kg)

求:

(1)在水面下3m深处,水对船体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满载时,破冰船所受的浮力。
2、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一个定值电阻串联接在9V电源上,小灯泡正常发光。

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1min产生的热量。

四、实验题(共6小题)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镜片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这个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2、小琳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平铺在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小车在      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
(2)由实验现象可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      状态。
(3)本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运动到停止所消耗的机械能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完成上面的探究后,小琳又添加了一个木块来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速度有关”,接下来他应该将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选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来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
3、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距离/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74%

2

6

0.10

2.5

0.3

80%

3

6

0.15

2.5

0.4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可采用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若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在测力计静止时读取了示数,则所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用伏安法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实验时,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2)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Ω(保留一位小数);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1

0.2

0.3

(4)接着将图甲中灯泡取下,换成定值电阻R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到如表所示数据。实验过程中,当R两端电压为1V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1 , 当R两端电压为2V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2 . 则R2R2(选填“>”或“<”或“=”)。
6、小明、小红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他们使用的器材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为4V、6V或8V中的一个),滑动变阻器A和B,分别标有“10Ω  2A”和“20Ω  2A”字样),两待测小灯泡(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额定电压分别为2.4V和3.6V。两同学各自选取一个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

①小明同学选用额定电压为2.4V的小灯泡,按图甲连接电路,操作规范,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小灯泡就正常发光;

②小红同学为了完成实验,设计了图乙所示电路图并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移动到中点时(即滑动变阻器接人一半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经过测量和计算,他们发现两灯泡的额定功率恰好相同。

(1)请根据相关条件得出电源电压为V;
(2)小红同学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V,小灯泡正常发光,所选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A”或“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3)当小灯泡都正常发光时,图甲中变阻器R1电功率为P1 , 图乙中变阻器R2电功率为P2 , 则P1 :P2=
(4)图乙中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变阻器的电功率将(________)。 (4)
A . 先变大后变小 B . 先变小后变大 C . 一直变大 D . 一直变小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甲水平升降台上有一足够深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实心圆柱体M(不吸水)悬挂在不可伸缩的细绳下端(细绳体积忽略),使M浸没水中,并刚好与容器底接触但不产生压力;现使升降台匀速下降,图乙是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1)t1和t2时刻,M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 , 则FA FB(选填“>”或“<”或“=”);
(2)物体M的密度为ρM(用图乙中所给的字母和水的密度ρ表示)。结合题中的操作,思考所测得的M的密度与真实密度相比将(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3)现用细线将另一实心圆柱体N(不吸水)悬挂浸没于图丙容器的水中(未接触底部),发现细绳对N的拉力与t1时刻图甲中细绳对M的拉力相等,已知ρM ρN ρ , 则M的质量N的质量。(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