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 .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 . 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 .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南方人口增多
3、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 . 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 . 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 . 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 . 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4、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 中国实现统一 C . 中国经济大发展 D .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5、根据图表判断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 会意 B . 象形 C . 形声 D . 假借
6、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②进入原始农业时代

③会制造陶器

④种植水稻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7、《史记•平淮书》记述(已翻译),“富商大贵,把持矿山治铁,私自铸造钱币,利用海水煮盐贩卖,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产,操纵市场,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却不关心国事,不体恤贫苦百姓,”于是汉武帝(   )

①实行推恩令 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8、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种现象造成了(    )

皇帝

和帝

殇帝

冲帝

质帝

少帝

即位年龄

10

1

2

8

14

寿命(岁)

27

2

3

9

14

A . 黄巾起义 B . 曹操专权 C . 光武中兴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9、观察下面的朝代更替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图片_x0020_1576393525

A . 东汉 B . 西晋 C . 北魏 D . 前秦
10、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    )

①制造石器    ②会建造房层

③会使用火    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    )
A . 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B . 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 C . 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 D . 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
1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其主要依据是(    )
A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 .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C . 一系列国家机构的建立 D . 启取代伯益继承王位
13、“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属商鞅变法的(    )
A . 推行县制 B . 鼓励耕织 C . 奖励军功 D . 编制户口
1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 . 推行郡县制 B . 繁重的徭役 C . 沉重的赋税 D . 严酷的刑法
15、通过以下诸子百家人物的言论推断其学派及思想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

言论

学派及主张

A

“兼相爱,交相利”,“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家“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家事物皆有对立且能相互转化

C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儒家施行“仁政”,为政以德

D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法家主张治国靠法令、权术、威势

A . A B . B C . C D . D
1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    )。
A . 君主专制 B . 统一文字 C . 统一全国 D . 加强集权
17、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讨论,内容涉及“汉高祖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文帝、景帝多次减免田租赋役”、“文帝不修宫室苑囿”、“文景时期废除伤残肢体的肉刑”等。由此可以判断同学们正在讨论内容的主题是(    )
A . 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发展 B . 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 C . 西汉初年的宫廷建筑 D . 西汉初年的刑罚
18、创造出如图所示体操,帮助人们强健身体的东汉名医是(    )

A . 华佗 B . 张仲景 C . 刘秀 D . 司马迁
19、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涿鹿之战

A . ④①②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①④③②
20、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 . 《道德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水经注》 D . 《齐民要术》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政治制度创新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概括其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在地方上推行的哪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写出汉武帝时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官职名称。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魏主是谁?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
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二:孔子……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所派无法比拟的。

——《国史概要》

材料三:见图2(蔡伦)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中是什么文字?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并概括其思想核心。
(3)材料三中人物蔡伦有何突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