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5 江南地区的开发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人口大迁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人口大迁徙造成了社会大动乱 B . 战争、天灾导致人口大迁徙 C . 它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 D . 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 . 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C .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3、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赵某: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B . 李某:南方比较安定 C . 张某:为了躲避战乱 D . 王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4、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出现的景象是 ( )
A .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B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D . “王与马,共天下”
5、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A . 秦朝末年 B . 西汉末年 C . 东汉末年 D . 西晋末年
6、《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 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C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D . 江南地区是全国文化中心
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 . 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南方相对安定
8、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水利等国家大型公共工程数目变化表

地区

朝代

陕西

山西

浙江

福建

32

32

44

29

北宋

12

25

86

45

南宋、金

4

14

185

63

A . 北方气候日渐恶劣 B . 南方战乱日趋频繁 C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北方 D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突出表现在(    )
A . 北民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 水利工程修建,荒地垦为良田 C . 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秩序安定 D . 南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10、东汉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的人口纷纷南迁,这种现象(   )
A . 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 B . 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 C . 为江南开发提供劳动力 D . 造成南方人口大量外迁
11、如图反映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 .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12、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 . 源于自然灾害 B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阻碍民族交融 D .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3、如图是小宇制作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古代农业成就 B . 从分裂到统一 C .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 经济重心南移
14、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 北方战乱频繁 C . 北方统治者残暴 D . 南方经济发达
1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 .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 . 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1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民南迁带来麦、菽等作物 B . 南方人口增多 C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二、判断题(共2小题)

1、“南朝时期,各地农业普遍都有所发展,典型的如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据此可知,在南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A . 正确 B . 错误
2、唐朝初年,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民为了      ,开始南迁。      后期,大批北方民众 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2、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      。东晋南朝时期,      的经济迅速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此图表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除了这个原因外,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3)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东晋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
(3)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所示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图中所示的中原汉族为什么迁往江南?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三,说说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而水耨(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不忧冻饿,亦亡(通“无”)千金之家。                                    

 ——摘编自《汉书》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南朝《宋书》

材料二:大概从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悼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衰》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摘编自《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1)根据材料一,简述江南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并据材料分析人口迁徙的原因。(写出2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5 江南地区的开发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