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下列不属于民族融合的原因的是(    )

A . 封建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 B . 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 . 少数民族落后 D . 少数民族内迁
2、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提倡儒学,这表明(    )

A . 汉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胡人 B . 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 C . 苻坚不喜欢法家 D . 王猛是遇到了明主
3、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
A . 氐族和羌族 B . 鲜卑族和匈奴族 C . 羌族和鲜卑族 D . 匈奴族和羯族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
A . 鲜卑族 B . 氐族 C . 羯族 D . 羌族
5、右边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经济重心南移
6、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
A . 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 . 匈奴、鲜卑、羯、氐、羌 C . 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 . 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氏
7、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发生在(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秦汉时期 D . 东汉、魏、晋
8、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 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C . 西晋短期统一的作用 D . 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挡
9、“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 南方经济发达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北方战乱频繁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 沟通了中外文明 B . 消除了民族矛盾 C .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促进了道教产生
11、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
A . 鲜卑 B . 匈奴 C . 蒙古 D .
12、西晋灭亡后,大量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其中前秦政权是由以下哪个民族建立的(    )
A . 匈奴 B . 鲜卑 C . D .
13、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亡了西晋的是(    )
A . 鲜卑 B . C . D . 匈奴
14、下列少数民族中,迁到辽宁、陕西、河套地区的是(    )
A . 羌族 B . 鲜卑族 C . 蒙古族 D . 羯族
15、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
A . 匈奴、汉 B . 氐族、前秦 C . 鲜卑、燕 D . 羯族、前秦
16、魏晋以来,我国人口迁徙的基本特点是(    )

①江南人民北迁   ②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③黄河流域人口南迁   ④黄河流域人口北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魏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犬戎和羌等族。(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改编自教科书

材料三: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常州历史》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它反映了当时汉朝江南怎样的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晋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2、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追寻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融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塞外众多的游牧民族乘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南下陆续建立非汉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材料三: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材料四: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五胡”是指五个内迁的少数民族,请写出其中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西晋被它们中的哪一民族灭亡?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主要体现为哪两种趋势?
(4)材料四涉及的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材料中“魏主变北俗”采取的是什么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请说说你对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有何看法?

四、列举题(共1小题)

1、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历史上的“五胡”指哪五个少数民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