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共20小题)
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英国 | 美国 | 德国 | 法国 | 俄国 | |
1870年 | 22% | 8% | 13% | 10% | / |
1913年 | 15% | 11% | 13% | 8% | 4% |
1870年、1913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共5小题)
材料一:西汉时, 人们已经懂得了造字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唐朝时,中国已发明了火药。中国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二:
材料一: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威子”,庚子(1900 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20 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一:1971年, 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材料三: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一一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一:
材料二: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 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