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深圳专版】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 B .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C .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开始于(     )

A .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 战略决战进行中 D . 渡江战役结束后
3、下列选项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    )

A . 重庆谈判 B . 内战爆发 C . 挺进大别山 D . 南京解放
4、1898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能见到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宣统帝退位 C . 戊戌变法 D . 北平和平解放
5、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B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C .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符合其意义的是(    )
A .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 .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 标志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 .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7、“在1940年下半年的这次大战中,八路军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8、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
A . 兴中会 B . 华兴会 C . 光复会 D . 中国同盟会
9、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A . 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 . 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 . 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 . 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10、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这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 .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创办 D . 北伐胜利进军及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1、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 . 全民族抗战 B . 局部抗战 C . 分散抗战 D . 自发抗战
12、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
A . 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B . 交通通讯新变化 C . 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 D . 自由平等新风尚
13、“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该材料表明取得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B . 坚持持久抗战 C . 日本战略失误 D . 全民族团结抗战
14、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建国伟业”,由“开天辟地”“浴血奋战”“建国伟业”“当家做主”“艰苦奋斗”5个方阵组成。其中,“开天辟地”指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抗日战争胜利 D . 土地革命的完成
15、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 .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6、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认为:“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 . 科技教育落后 B . 国力贫弱 C . 政治腐败 D . 急于求成,步伐太大
1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是(    )
A . 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 . 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 巨额赔款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 D . 清政府保证严禁民众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8、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官僚衙门的习惯,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由此可知(    )
A .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脚步 B . 军事工业使用西方机器进行生产 C . 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 . 洋务运动不可能真正振兴国家
19、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次成熟的时候,起到促进合作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台儿庄战役 D . 重庆谈判
20、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

A . 中国同盟会会员 B . 新文化运动主将 C .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D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1、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 邓世昌 B . 左宗棠 C . 林则徐 D . 关天培
2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 . 镇压太平天国运 B .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维护清朝统治
23、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 陕甘革命根据地 C .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 . 中央革命根据地
2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每周一我们升旗的时候要唱的 《国歌》 歌词,1949年9月之前,这首歌曲叫《义勇军进行曲》,其作曲者是(     )
A . 徐悲鸿 B . 鲁迅 C . 聂耳 D . 冼星海
25、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
A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 得到巨额赔款 C . 强迫清政府开放多处通商口岸 D . 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26、“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 . 原因 B . 性质 C . 内容 D . 影响
27、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
A .   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 .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 摆脱了殖民统治
28、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B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 中国近代遗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D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29、“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
A . 萍浏醴起义 B . 黄花岗起义 C . 二次革命 D . 辛亥革命
30、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 . 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 .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5)根据材料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材料一内容是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有何地位。
(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战争是哪两个国家发动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材料的哪一条开了允许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先例?
(4)材料四是指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材料的哪一条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通过上述四则材料你有何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四: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请列举三位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
(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
(4)材料四中的人物、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
(5)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深圳专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