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密山市(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科举制
D . 郡县制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3、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戒贤
D . 普照
4、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 . 苏轼
B . 辛弃疾
C . 黄庭坚
D . 关汉卿
5、在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中,我国曾经出现过几次大的统一时期。第二次大统一出现在(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北宋
D . 元朝
6、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与英国的伊丽莎白、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女皇,她是( )
A . 武则天
B . 吕雉
C . 慈禧
D . 萧太后
7、小明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的“治世”史实( )
A . 秦始皇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明太祖
8、史书记载:简车“如纺织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这种灌溉工具最早出现在( )
A . 东汉
B . 三国
C . 隋朝
D . 唐朝
9、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的标志是( )
A . 宦官专权
B . 藩镇割据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10、翻开中国古代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 )
A . 玄奘
B . 文成公主
C . 郑和
D . 戚继光
11、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以和为贵”“和平交往”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鉴真东渡日本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玄奘西行天竺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①④
12、在杭州的岳王庙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忠骨”指的是( )
A . 寇准
B . 文天祥
C . 苏轼
D . 岳飞
13、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可是最初北方却比南方发达。我国古代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 )
A . 五代十国
B . 隋唐时期
C . 南宋
D . 魏晋南北朝时期
14、穿越时空隧道,生活在宋代的你刚刚结束科举考试,与三五朋友相约来到汴京中最大的娱乐场所瓦舍,观看说唱和歌舞,你不能听到的英雄人物故事是( )
A . 杨家将
B . 岳飞
C . 韩世忠
D . 戚继光
1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应用于航海领域,为环球航行和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
A . 印刷术
B . 指南针
C . 火药
D . 造纸术
16、下列词人中,风格委婉、细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的是( )
A . 苏轼
B . 李清照
C . 辛弃疾
D . 陆游
17、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要的资料,它展现的是哪里的风土人情( )
A . 唐长安
B . 南宋临安
C . 北宋汴京
D . 元大都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台湾府
B . 台湾省
C . 福建省
D . 澎湖巡检司
19、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南宋
D . 元朝
20、反映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D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1、在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天工开物》
C . 《梦溪笔谈》
D . 《齐民要术》
22、《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在我国史上,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英雄人物是( )
A . 秦始皇
B . 忽必烈
C . 成吉思汗
D . 阿骨打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 辽朝
B . 金朝
C . 元朝
D . 清朝
24、小明参加一个历史知识竞赛,他被这样一道题难住了: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 )
A . 辽东、临洮
B . 山海关、玉门关
C . 辽东、嘉峪关
D . 山海关、临洮
25、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个更为繁荣的时期,下列不属于昆曲作品的是( )
A . 汤显祖的《牡丹亭》
B . 关汉卿的《窦娥冤》
C . 洪昇的《长生殿》
D . 孔尚任的《桃花扇》
二、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共10小题)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A . 正确
B . 错误
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A . 正确
B . 错误
3、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A . 正确
B . 错误
4、被称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
A . 正确
B . 错误
5、鉴真东渡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A . 正确
B . 错误
6、汉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A . 正确
B . 错误
7、文天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A . 正确
B . 错误
8、忽必烈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后世尊称为“成吉思汗”。
A . 正确
B . 错误
9、诗的创作在唐朝时期最为鼎盛,杰出代表诗人李白被称“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A . 正确
B . 错误
10、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开放政策。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识读下图,完成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一中的人物是谁?是哪朝人?有何发明?
(2)图二是哪一项科技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图三又是哪一项科技发明?何时发明并应用于航海事业?
(3)中国古代何时发明火药?图四是什么武器?这类武器何时开始用于军事上?元明时期发明的哪一武器比突火枪威力更大?
(4)以上这些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中的两人都可以获得什么赞誉?
(2)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们抗击的各是哪国侵略者?
(4)通过上述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唐朝时,为了密切汉藏之间关系,唐太宗把图一中的这位公主嫁到了西藏,请说出她的名字。
(2)在哪个朝代的时候,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有效管辖了?归哪个机构分管?
(3)结合图二说说,清朝时统治者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西藏与祖国关系的认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唐宗”是指唐太宗,你知道后人称他的统治为什么吗?
(2)词中的“宋祖”是指谁?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将军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的?他实施的哪项措施造成代科技发达的文治局面?
(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环小平说:“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运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高不开世界。”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海文上空前的壮举。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郑和的船队在哪两大洋中穿行?
(2)我们应该学习郑和的哪些可贵的品质?
(3)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海上贸易却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你认为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