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共30小题)
1、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 启 成汤
B . 启 盘庚
C . 禹 盘庚
D . 禹 成汤
2、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3、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北京人
D . 蓝田人
4、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人遗址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
A . 河姆渡、半坡时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6、我们现在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物,如门齿、头盖骨等都是 ( )
A . 深埋于地下的原物
B . 化石
C . 经过加工的仿制品
D . 冷冻的真人
7、某学校历史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古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北京周口店
B . 云南元谋县
C . 浙江余姚
D . 陕西西安
8、使北京人摆脱“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是( )
A . 使用打制石器
B . 采集和狩猎
C . 使用火
D . 过群居生活
9、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瓷
10、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吟道:“人袁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下列对“人袁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 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 . 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制几个石头
11、“主要种植粟,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会制作彩陶。”黄河流域最早体现上述特征的原始人类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1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情节是( )
A . 种植水稻
B .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 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D . 居住着半地穴式房子
13、假如你是生活在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的居民,下列现象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 . 房屋的下层有饲养的猪、狗
D . 彩陶工艺精美,色彩艳丽
14、俗话说:“农业稳,天下安”。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15、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判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 刀耕火种
B . 游牧渔猎
C . 农耕定居
D . 铁犁牛耕
16、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 火的使用
B .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 能建造房屋
D . 制作陶器
17、下列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人物是( )
A . 炎帝
B . 禹
C . 尧
D . 舜
18、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要部落是 ( )
A . 黄帝、蚩尤部落
B . 炎帝、蚩尤部落
C .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D . 黄帝、炎帝部落
19、下列原始人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③②④
20、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舜传位给禹
B . 禹传位给伯益
C . 禹传子,家天下
D . 启打败了有扈氏
21、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和团结。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 )
A . 阳城
B . 亳
C . 镐京
D . 殷
22、古代中国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 盘庚迁殷
C . 国人暴动
D . 牧野之战
23、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 . 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 . 不注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D . 诸侯内乱
2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的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 . 女娲补天
B . 涿鹿之战
C . 大禹治水
D . 牧野之战
25、下列选项中能表明我国历史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的事件是 ( )
A . 禹把在战争中战败部落的成员变成奴隶
B . 禹和他的父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修筑高墙
C . 禹建立夏朝
D . 依据禅让制,禹准备让位给伯益
26、人们把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 . 金文
B . 象形文字
C . 形文字
D . 甲骨文
27、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充分体现了商朝时期哪一个手工业部门的( )
A . 陶瓷业
B . 玉器制造业
C . 青铜铸造业
D . 纺织业
28、关于金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由于古人称铜为金,所以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B . 金文因常常铸刻在钟或鼎上,故又叫钟鼎文
C . 金文是研究夏、商历史的珍贵资料
D . 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字体与甲骨文相近
29、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 )
A . 盛物用的器皿
B . 做饭用的器皿
C . 祭祀用的器皿
D . 盛酒用的器皿
30、《诗经 召南》中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羊以其善良知礼,外柔内刚成为青铜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商朝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中华世纪鼎
D . 大盂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远古居民住在什么地方?除此之外,他们还能住在什么地方?
(2)图一是哪个原始居民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这种房屋的好处。
(3)图二是哪个原始居民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此做客,招待你的主、副食会是什么?
(4)造成图一和图二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4)
A . 生产工具
B . 生产方式
C . 人文环境
D . 自然环境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2)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3)图三是出自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它是叫什么?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札记》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从此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的如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
(3)在这些阶层中,哪些是属于统治阶级?哪些是属于被统治阶级?
(4)这一种制度在当时有何进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