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15小题)

1、1838年,他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他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陈化成 D . 李鸿章
2、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图表中A段到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割香港岛 B . 五口通商 C . 设外务部 D . 划使馆界
3、《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4、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金田起义”、“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信息反映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义和团运动 D . 太平天国运动
5、1882年,李鸿章准备派人“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这表明洋务运动(    )
A .  实现了中国近代化 B . 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C . 培养一批外交人才 D . 有助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
6、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艺术再现,下图电影海报上是清军爱国将领邓世昌,与他密切相关的重要战役是(    )

A . 平壤战役 B . 辽东半岛战役 C . 黄海大战 D . 威海卫战役
7、康有为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解放思想、平分土地 B . 学习西方、维护专制 C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8、“(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制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C .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9、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张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光盘,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  ②《八国联军》  ③《火烧圆明园》 ④ 《甲午风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③②①
10、某学习小组开列了以下学习清单,据此推断与其内容最符合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历史事件

1

甲午中日战争

2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

八国联军侵华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 . 清朝末年民族危机加剧 C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 民国初年近代化的起步
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创立兴中会 B . 成立中国同盟会 C . 领导辛亥革命 D . 创办《国闻报》
12、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 .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C . 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D . 护国战争爆发后,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13、下列图片反映了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有关三幅图片的共同主题,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探寻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B . 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探索之路 C . 尝试民主共和制度曲折之路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之路
14、这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这场运动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五四爱国运动 D . 戊戌变法运动
15、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希望。中国近代由青年学生最先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    )
A . 公车上书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爱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20分)(共2小题)

1、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在与图二相关的条约中,列强还获得了什么经济特权?
(2)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的位置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给中国会带来的主要影响。
(3)材料二的现象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的影响。材料二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表明清政府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实质性变化?
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

——谢石敏《世界经济大战》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洋务运动的口号有哪些?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军工企业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新的学说”名称。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和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内容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为了进一步清除“树墩”,中国人民还作出了哪些努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