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    )
A . 俄国 B . 法国 C . 英国 D . 美国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一段时期,共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
A . B . C . D .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是(    )
A . 美俄联军 B . 英法联军 C . 八国联军 D . 日俄联军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    )
A . 60多万平方千米 B . 44万多平方千米 C . 150多万平方千米 D . 7万多平方千米
5、下列关于两次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6、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新疆的是(    )
A . 英国与俄国 B . 美国与日本 C . 德国与美国 D . 法国与日本
7、左宗棠率领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的收复策略是(    )
A . 扶起东边倒却西边 B . 打开南疆门户 C .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 . 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8、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选择的正确答案应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瑷珲条约》 D . 《北京条约》
9、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左宗棠 D . 关天培
10、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 1894年 B . 1895年 C . 1896年 D . 1897年
11、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 B . 侵略者攻占了北京并进行大肆掠夺 C . 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 D . 战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12、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
A . “振兴中华” B . “自强”“求富” C . “打倒孔家店” D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是(    )
A . 江南制造总局 B . 轮船招商局 C . 汉阳铁厂 D . 开平煤矿
14、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创建于(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戊戌变法期间 C . 新文化运动期间 D . 辛亥革命期间
15、1898年中国掀起了一场旨在变法图强的政治改革运动,揭开这次改革序幕的是(    )
A .   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 B . 公车上书 C . 《万国公报》创刊 D . 强学会成立
16、2020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多少周年(    )
A . 100周年 B . 110周年 C . 126周年 D . 120周年
17、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B . 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 . 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D . 赵六的妹妹去英国留学
18、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指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是(    )

①民生                ②民族            ③民主        ④民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是(    )

①强学会    ②保国会    ③兴中会    ④同盟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0、三民主义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 B . 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 C . 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D .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毕生致力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 . 谭嗣同 B . 孙中山 C . 毛泽东 D . 邓小平
2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创建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同盟会 C . 华兴会 D . 光复会
2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由封建帝制走向共和制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洋政府的统治 B . 辛亥革命 C . 中华民国的创建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4、中华民国创建的时间是(    )
A . 1911年 B . 1912年 C . 1949年 D . 1921年
25、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
A .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C . 鸦片战争的失败 D .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

二、非选择题(50分)(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二: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材料三:主要内容有: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向各国认错道歉,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哪次侵华战争?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侵华战争?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材料二:光绪皇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上册

材料三: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1)根据材料一写出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是什么?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意义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二: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
(2)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3)材料二所示内容反映的是哪次列强侵华战争?
(4)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5)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

清帝退位诏书

材料三:

图片_x0020_2

1912年2月2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他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

(1)材料一是哪一政党(组织)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由谁阐发为“三民主义”?有何意义?
(2)材料二所示的“清帝退位书”是在哪一次革命之后颁布的?革命后创建的新型国家叫什么?这个新型国家成立于何时?定都哪里?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孙中山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