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和原始的农耕生活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 .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 距今约6000年 D . 会人工种植水稻
2、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 神话传说 B . 口述史料 C . 考古发现 D . 《史记》记载
3、小明来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的北京人。(    )
A . 80-30万年 B . 70-30万年 C . 70-20万年 D . 80-20万年
4、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不包括(    )
A . 农作物种植 B . 聚落的发展 C . 家畜饲养的出现 D . 打制石器的发展
5、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穗稻“笑”弯了腰。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 水稻、粟 B . 小麦、土豆 C . 菽、黍 D . 玉米、水稻
7、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看定居生活

②都能制作陶器

③都种植水稻

④都饲养家畜

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8、考古学者在北京周口店挖掘了如下文物: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9、从下图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山顶洞人已懂得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有了审美爱美的观念

③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技术    ④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居民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
A . 发现于黄河流域 B .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 . 会制作工具 D . 都懂得人工取火
11、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观的情节是 (     )
A . 种植水稻 B .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 . 使用磨制石器
12、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
A . 一大群男女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猪,想将它赶到预先设好的陷阱中去 B . 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肿骨鹿 C . 十几个男女老幼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 . 吃完晚饭后,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13、河姆渡人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 . 建造房屋 B . 狩猎工具的改进 C . 农业生产的发展 D . 火的使用
14、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年仅25岁的裴文中发出了一封考古史上最著名的电报。他让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了龙骨山上的“北京人”。下列有关“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有猿的某些特征 B . 用磨制石器 C . 距今约170万年 D . 会人工取火
15、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转变,下列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 . 定居生活——群体生活——集体生活 B . 群体生活——定居生活——集体生活 C . 集体生活——定居生活——群体生活 D . 群体生活——集体生活——定居生活
16、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是我国农耕生活的典型,其中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
A . 正确 B . 错误
2、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驱赶野兽、烧烤、御寒、照明等。
A . 正确 B . 错误
3、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 . 正确 B . 错误
4、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A . 正确 B . 错误
5、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根据以下考古资料完成各题。

图片_x0020_1187512066

(1)可以考证北京人体质特征的是      
(2)可以研究山顶洞人生活的是      
(3)可以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是      
2、中国最早的木质结构建筑是      居住的干栏式建筑。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距今

年代

 

所处的

大河流域

种植的

粮食作物

居住的

房屋样式

6000

A.

     

7000

B.

     

  请分别写出A.和B.所对应的居民,并根据表格的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4、使用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

四、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原始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2019年)多少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除了图1反映的原始人,你还了解哪些原始人类?

(2)图二是原始居民的房子,图三是原始居民的房子。房子的名称图二是图三是

(3)造成图二和图三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3)
A . 生产工具 B . 生产方式  C . 人文环境  D . 自然环境
(4)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去图二和图三中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请你设想一下,他们分别会用什么饭(主食)招待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2月,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材料一说明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材料中的“动物化石”和“灰烬”说明了北京人食物的来源和吃的方法是怎样的?
(2)材料二中哪一个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它的名称是什么?哪种石器更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并说明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是从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寻找证物】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

(2)【进行解释】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

(3)【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三:1930年考古学家首先发现有被火烧过的鹿角,然后陆续发现洞穴遗址有很厚的灰烬层,灰烬的底层多为黑色物质,据化验是草木炭灰。以上遗物遗迹说明:他们已经能使用并控制火,利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照明并驱赶野兽。

请回答:

(1)根据图一:你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你如何看待图一反映的观点?
(2)如图二所示,人类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3)根据材料二,此环境下远古人类只能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4)材料三中认为,火对远古人类有哪些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远古人类学会用火的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材料二  房屋建筑,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
(2)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建筑样式?
(3)农业生产和房屋建筑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和原始的农耕生活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