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

A . 兴中会 B . 中国同盟会 C . 光复会 D . 强学会
2、“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我国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抗击外敌阵亡。其中“外敌”指(   )

A . 英国侵略军 B . 英法联军 C . 日本侵略军 D . 八国联军
4、中国近代史上割让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中俄《北京条约》 B . 中英《南京条约》 C . 中俄《瑷珲条约》 D . 《辛丑条约》
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公车上书 C . 武昌首义 D . 新文化运动
6、国民党尊称他为“国父”,共产党尊称他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孙中山
7、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
A . 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 . 得到了九龙司地方一区 C . 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D .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9、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是在下列哪些事件之后(    )
A . 金田起义之后 B . 定都天京之后 C . 北伐西征之后 D . 天京事变之后
10、“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此话是下列哪派的观点(    )
A . 顽固派 B . 洋务派 C .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 镇压人民的反抗 C . 抵抗外国的侵略 D . 维护清朝的统治
12、19世纪末,列强以朝鲜为跳板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强学会 B . 兴中会 C . 同盟会 D . 中国国民党
14、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主主义 D . 民生主义
15、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终结的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是(    )
A . 《资政新篇》 B . 明定国是诏书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民国约法》
1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    )
A . 民主与科学 B . 民主与法制 C . 民主与自由 D . 博爱与人权
1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标志是(    )
A . 鸦片战争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19、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毛泽东 D . 董必武
2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
A . 中国同盟会 B . 中国国民党 C . 北洋政府 D . 中国共产党

二、非选择题(4道小题,共40分)(共4小题)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叙述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2)
A . 正确 B . 错误
(3)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统治的危机,也促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告诉我们: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人民的反抗,是这两次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之一。 (5)
A . 正确 B . 错误
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材料一内容是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有何地位。
(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战争是哪两个国家发动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材料的哪一条开了允许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先例?
(4)材料四是指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材料的哪一条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通过上述四则材料你有何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除了有硝烟的战争,更有没硝烟的探索。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下面是关于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几个重大事件,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发动的,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来挽救统治的自救运动,最后,一场战役几乎埋葬了所有努力。

材料二: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势单力孤的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妄图把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进中国,结果,一场政变淹没了所有改革梦想。

材料三: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终于认识到了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于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赶跑了皇帝,但果实却被袁某人窃取了。

材料四:20世纪初,进步的知识分子,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影响空前的资产阶级革命,虽起到了解放思想促人奋进的作用,但也没有赶走专制,实现真正的民主。

(1)材料一提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运动?请写出发动这一运动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一位。
(2)材料二提到的改革是哪场改革?请写出“维新派”代表人物一位?
(3)材料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一位。
(4)材料四是指哪场运动?请写出“进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一位?
(5)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我国近代化有何特点?
4、观察下列历史人物及相关信息,任选其中四位进行介绍,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章要包括人物的名称、典型事迹(1例)及该事迹的影响(1点即可);③这些人物带给我们的启示;④字数不超300字;⑤史实准确;条理清晰;卷面整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