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2、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B .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C .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D . 北京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4、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在古代,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粟、小麦
B . 水稻、粟
C . 粟、玉米
D . 黍、小麦
5、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的原始人类居住在( )。
A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 . 洞穴
C . 干栏式建筑
D . 搭上草棚的水井
6、“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距今约6000年,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人类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居民
C . 河姆渡人
D . 山顶洞人
7、“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 )。
A . 炎帝和黄帝
B . 盘古与女娲
C . 元谋人和北京人
D . 尧、舜、禹
8、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建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当时中国的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尧
B . 舜
C . 炎帝
D . 禹
9、《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
A . 禅让制开始出现
B . 分封制开始出现
C . 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D . 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10、下列关于夏王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B . 夏王朝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
C . 夏王朝是桀建立的
D . 夏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结束
11、( ),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A . 公元前1600年
B . 公元前1046年
C . 公元前771年
D . 公元前356年
12、分封制是周朝时期周王室把土地和人民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主要作用是( )。
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②稳定政局
③扩大统治范围 ④分散政权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13、( )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铸造技术上采用的是“泥范铸造法”。
A . 原始社会时期
B . 夏朝
C . 商周时期
D . 秦朝
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春秋时期
1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
A .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 . 夏朝和商朝
C . 商朝和战国时期
D . 西周和春秋时期
16、(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A . 原始聚落的出现
B . 骨耜的使用
C . 开始种植水稻
D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7、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着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 . 弱小诸侯国依赖周天子
18、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 )。
A . 民族分裂
B . 诸侯争霸
C . 民族交融
D . 农民起义
19、老子的学说集中在( )一书中。
A . 《孟子》
B . 《道德经》
C . 《大学》
D . 《韩非子》
20、孟子提出,( ),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A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 “兼爱”、“非攻”
21、(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A . 王室衰微
B . 诸侯争霸
C . 百家争鸣
D . 兼并战争
22、秦朝的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3、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他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上述内容反映出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
A . 秦统一中国
B . 秦的暴政
C .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D . 秦朝建立郡县制
24、(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25、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 )中大败秦军主力。
A . 桂陵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巨鹿之战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表述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共5小题)
1、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A . 正确
B . 错误
2、小篆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A . 正确
B . 错误
3、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 . 正确
B . 错误
4、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管仲主持变法。
A . 正确
B . 错误
5、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项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共5小题)
1、使用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
2、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3、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4、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5、秦国蜀郡郡守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是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3分,第37题5分,共8分。)(共2小题)
1、请列举3个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
2、请列举5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五、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8题4分,第39题9分,第40题9分,共22分。)(共3小题)
1、请在地图上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请观察下面的四位历史人物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图①②③④的人物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请分别说出四人的思想主张。
(3)材料二出自哪部著作?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材料一图片中“立木为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进行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在哪一年?秦始皇的名字是什么?秦朝的都城在哪里?
(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六、历史小论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共1小题)
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请写出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成语典故?
(2)请简要概述这个成语典故。
(3)谈一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