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资料是( )
A . 关于商王的传说
B . 关于商王的故事
C . 甲骨文记载
D . 电视剧
2、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 . 秦国
B . 韩国
C . 楚国
D . 燕国
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4、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县治
D . 行省制度
5、秦朝时统一文字,把哪种文字作为全国标准文字(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草书
D . 楷书
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 )
A . 秦穆公在位时
B . 秦孝公在位时
C . 秦始皇在位时
D . 秦二世在位时
7、率军直逼咸阳,迫使秦朝投降的是( )
A . 项羽
B . 刘邦
C . 管仲
D . 陈胜
8、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 .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 .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 北京人使用弓箭猎取动物
D .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9、原始人类经历了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从群居到聚族而居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10、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②进入原始农业时代
③会使用磨制石器工具 ④都种植水稻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1、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活习惯
B . 生产能力所致
C . 地理与气候
D . 历史传统
12、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
B . 海洋文明
C . 城市文明
D . 游牧文明
13、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 铁制农具的出现
D . 水利工程的兴修
14、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B . 国家数量越来越少
C . 弱肉强食
D . 适者生存
15、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老子
B . 庄子
C . 孟子
D . 韩非
16、秦朝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 )
A . 东海
B . 辽东
C . 山东
D . 陇西
17、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
A . 公元前230年
B . 公元230年
C . 公元前221年
D . 公元221年
18、秦始皇时开凿的、沟通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 )
A . 郑国渠
B . 都江堰
C . 白渠
D . 灵渠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汉朝
20、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6道小题,共40分)(共6小题)
1、某中学的历史课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关于夏、商、西周这段历史的研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举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
(2)夏、商、西周的亡国之君分别是谁?
(3)从夏、商、西周的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观察下列连环画封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1)A事件指的是阪泉之战 (1)
A . 正确
B . 错误
(2)B事件中大禹治理的应该是黄河 (2)
A . 正确
B . 错误
(3)C变法更有利于奴隶主阶级 (3)
A . 正确
B . 错误
(4)B、C两事件都发生在夏朝 (4)
A . 正确
B . 错误
(5)三个事件都体现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A . 正确
B . 错误
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哪一制度具体体现?该制度出现在哪个王朝?受封的对象都是谁?
(2)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该制度在哪一时期逐步瓦解?
(4)该制度瓦解过程中先后称霸的有哪几位诸侯(写出3位即可)?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2)请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3)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5、“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修建者是谁?这一工程起到了哪些作用?
(3)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役三例。
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役三例。
(4)根据这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加和谐?
6、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韩非的“冷眼”体现在什么地方?
(2)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3)春秋战国是一段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墨家的看法。
(4)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