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
1、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明显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 )
A . 海洛因
B . 鸦片
C . 布匹
D . 茶叶
2、清朝时期,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的是( )
A . 康熙帝
B . 乾隆帝
C . 嘉庆帝
D . 道光帝
3、使“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 《尼不楚条约》
4、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满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 .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5、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
A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 得到巨额赔款
C . 强迫清政府开放多处通商口岸
D . 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6、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后,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的是( )
A . 冯云山
B . 萧朝贵
C . 杨秀清
D . 洪秀全
7、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 . 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 在永安整顿建制封王
C . 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D .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8、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指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该著作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青年杂志》
9、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 )
A . 洋枪队
B . 英法联军
C . 八国联军
D . 湘军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太平天国失败应吸取教训的是( )
①没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没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没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没能组建自己的军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1、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自杀殉国的将领是( )
A . 左宝贵
B . 陈化成
C . 丁汝昌
D . 关天培
12、“公车上书”的主要组织者有( )
A . 康有为、谭嗣同
B . 梁启超、林旭
C . 杨锐、杨深秀
D . 康有为、梁启超
13、“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在上海创办的( )
A . 《国闻报》
B . 《时务报》
C . 《知新报》
D . 《变法通议》
14、戊戌变法又称( )
A . 维新变法
B . 百日维新
C . 1898年变法
D . 六君子变法
15、《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贴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所以实际上本息合计达( )
A . 9.8亿两
B . 9.9亿两
C . 8.8亿两
D . 8.9亿两
16、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物是( )
A . 陈独秀
B . 毛泽东
C . 孙中山
D . 邓小平
17、兴中会成立于( )
A . 日本东京
B . 美国洛杉矶
C . 美国檀香山
D . 日本北海道
18、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后,出现了许多宣传民主革命的著作,章炳麟的代表作是( )
A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 《猛回头》
C . 《革命军》
D . 《警世钟》
19、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 . 《中外纪闻》
B . 《民报》
C . 《万国公报》
D . 《人民日报》
20、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共产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理性主义
D . 三民主义
2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戊戌变法
C . 黄花岗起义
D . 义和团运动
22、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
A .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B . 维护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3、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南京
D . 天津
24、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
A . 咸丰帝
B . 同治帝
C . 光绪帝
D . 宣统帝
25、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变法与图强
C . 民族与民权
D . 团结与协作
二、识图题(本题共16分)(共1小题)
1、仔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面对鸦片的泛滥,林则徐主张什么?他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到广州后,做的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是什么?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图②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著名将领,他带领致远舰冲向日舰“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他是谁?这次战役是什么?
(3)这次战役后,北洋舰队损失惨重,虽然主力尚存,但也为后来战争失败,签订哪一条约埋下了祸根?对此你有何感想?
(4)对图①图②所示的两个人物的共同评价是什么?
三、材料解析题(共14分)(共1小题)
1、材料一: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不久,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材料二:……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三: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6月,为镇压义和团,多国组成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列强的哪次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战败后签订了哪一条约?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又签订了不等条约,通过此条约,拆除了重要的海防屏障是什么?
(4)读了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四、读史有感题(共14分)(共1小题)
1、这是一场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请回答:
(1)这场运动是什么?它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分别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这场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谁?地方的代表是谁?请写出一个
(3)这场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了吗?请说明理由
五、活动与探究题(共6分)(共1小题)
1、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爆发?这场运动高呼的口号都有什么?请写出一个。(不能用材料中的原话)
(2)这一事件最初的爆发地在哪?6月5日后哪一城市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3)材料中指出要“内除国贼”,请你写出一位当时的“国贼”。
(4)作为中学生,身处和平年代,你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