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 单元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在两个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

A . 5N、3N B . 5N、2N C . 2N、3N D . 3N、5N
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 C .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 . 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受平衡力的作用
3、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 B . 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 .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 D .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用力F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只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B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 C . 木块对墙面的压强随F增大而增大 D .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 . 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 C . 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 . 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的惯性
7、人用力水平向左推讲台,没有推动,在这个过程中( )

A . 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 B . 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 C . 讲台受到的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人对讲台没有做功
8、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应在木块( )
A . 未被拉动时 B . 刚被拉动时 C . 匀速直线运动时 D . 刚刚停止运动时
9、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5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二力平衡的是(    )

A . 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 B . 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 C . 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 D . 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
10、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的钢圈与刹车闸皮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 . 滑冰时,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 . 人在正常行走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 . 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砂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某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他受到的重力与      是一对平衡力.他对电梯的压力与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如图,在拉力F=10N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将      ,此时,假设重力突然消失,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将      (以上两空选填“保持静止状态”、“做减速直线运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在不同水平面上,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图片_x0020_100019

4、用力拍打桌子,手会感觉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汽车突然开动时,站 在车上的人会向后仰,这是由于人具有       。
5、小明用5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使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仍静止,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木块原来处于下滑过程中,减小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6、“足球进校园”推进了校园足球的发展。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      ;足球落地后会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运动的物体      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 (4)
A .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 .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 . 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2、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如图,学“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沿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这样的“斜面”实验。

(1)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运动,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       力相平衡,作用效果抵消了,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      力的作用。
(2)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3)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5)利用斜面还可以测量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完成以下问题:

①实验原理: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在斜面底部安装金属片

C.斜面的长度应较小

D.斜面的倾斜程度应较小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3N,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3)改正错误后,小明完成了探究过程,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在图甲、图乙实验中,假如把木板换成海绵,拿掉弹簧测力计,会发现      (选填“甲”或“乙”)图中海绵凹陷得更深。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 单元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