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关于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 .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有《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C . 东汉时期的华佗制成的 “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D . 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记载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2、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 伯益建立夏朝 B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3、

下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

A . 儒家学说 B . 法家学说 C . 兵家学说   D . 墨家学说
4、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 . B . C . D .
5、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弱肉强食 B .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 统一 D . 适者生存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 .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南方人口增多
7、

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 B . 安西都护府 C . 伊犁将军 D . 北庭都护府
8、“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大禹
9、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 . 刘邦、项羽起义 B . 义和团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陈胜、吴广起义
10、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这反映出孟子主张(    )
A . “兼爱”“非攻” B . 实行“法治” C . “无为而治” D . “仁政”治国
1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你应该去(    )
A . 北京周口店 B . 陕西蓝田 C . 云南元谋县 D . 山东大汶口
12、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 .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 . 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 . 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13、“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现代人
14、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半坡居民的生活,请你当一名小导游。你不会向客人介绍的是(    )
A . 生活在长江流域 B . 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 种植粮食作物粟 D .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15、“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人物都曾担任过部落联盟首领,其先后顺序是(    )
A . 舜、禹、尧 B . 禹、尧、舜 C . 尧、舜、禹 D . 尧、禹、舜
16、“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
A . 定期朝见天子 B . 进献贡物 C . 服从周王调兵 D . 定期服役
17、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
A . 提倡改革 B . 重视教育 C . 以民为本 D . 发展经济
18、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 .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 C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 D .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该写在龟甲和牛头等兽骨上的文字
19、毛泽东评价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下列选项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

①奖励耕织,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严明法令,依法治国
③奖励军功
④迁都洛阳,推行县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0、小王去四川旅游回来,用下图照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参观的著名景点时说:这一伟大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他介绍的的工程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京杭大运河 D . 会通河
21、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22、《汉书》记载:“(秦朝)丁男(成年男子)披甲(铠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
A . 兵役、徭役繁重 B . 刑罚严酷 C . 赋税沉重 D . 人民勤劳
2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 B . 文景之治 C . 削弱侯国 D . 实行分封
24、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取了措施是:(    )
A . 以德化民,废除残酷的肉刑 B . 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C . 把奴婢释放为平民 D . 提倡以农为本
25、《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历史现象是(    )
A . 丞相权力膨胀 B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 外戚专权 D . 宦官专权
26、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 . 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 . 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 . 诸葛亮建立蜀国 D . 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27、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却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 . 赤壁之战 B . 石崇、王恺斗富 C . 七国之乱 D . “八王之乱”
28、故土难离的家乡情绪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而东汉末年我国北方人民离开故土内迁,其主要原因是(    )
A .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9、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本书是(    )
A . 《齐民要术》 B . 《本草纲目》 C . 《伤寒杂病论》 D . 《史记》
30、某位历史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名人卡片(如下图)。其中,空格处不能填写的内容是(    )

A . 数学名著《缀术》 B . 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 C . 先进历法《大明历》 D . 著有《水经注》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成效?
(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次改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改革的哪项内容?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出一点即可)
2、汉朝一个伟大的王朝,因为它的鼎盛辉焊,甚至让一个民族以它的名字来命名,并且让历史铭记了它两千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译文:京城(国库)中的钱币堆积有百万万之多,串钱的绳子朽烂,钱币散落不可计数;国家粮库中的粮食因为不断地存入新的粮食,而没有多余的地方,只好把新粮放到陈粮的上面,都满溢到粮仓的外面,直到粮食腐烂而无法使用。)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冋答,材料一阐述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分封的一些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威胁?
(3)为了巩固大一统,请你说说汉武帝还在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道路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1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1的作者是谁?图2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名称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当时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问该体操的名称是什么?同时期还诞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病原则,请写出该部著作的名称。
(4)综合以上材料探究,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