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关于下图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 . 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 . 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 . 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 实现直接“三通”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5、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 . 安徽肥西 B . 安徽凤阳 C . 河北沧州 D . 贵州关岭
6、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体现了新中国实行(    )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共产党

A . 新民主主义制度 B . 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7、李放的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时,他的正确回答是(    )
A . 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B . 为保家卫国而战 C . 为中朝友谊而战 D . 为解放全中国而战
8、1958年,如果有游客要到西藏游览,他们可以选择走(    )

①川藏公路  ②青藏公路  ③青藏铁路  ④新藏公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0、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湛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④⑤
11、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如藏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鄂伦春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解放后,党和政府是怎样帮助少数民族的(    )

①实行民主改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全部进行土地改革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2、读下面两幅图片,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总结概括应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中国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成就显著 B . 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C . 中国在微生物技术领域成就卓越 D . 中国在信息产业领域成就斐然
13、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
A . 依法治国 B . 科教兴国 C . 和谐发展 D . 一国两制
14、按照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另一个在辛亥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东方红1号”升空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藏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我国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阿沛阿旺晋美同志,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回顾这位功勋老人的光辉一生,他上个世纪50年代可能出现在(    )
A . “实业救国”的创业浪潮中 B . 海峡两岸交流的会场中 C . 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仪式上 D . 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
17、土豆,在大陆称“马铃薯”,在台湾叫“花生”……为了克服交流的障碍,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它(    )
A . 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 . 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C . 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 . 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8、对于如图“吃饭靠两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好政策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体现出人们依然受个人崇拜思潮的影响 C . “政策”与“技术”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 科学技术指籼型杂交水稻
19、“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
A . 研制原子弹 B . 治理兰考灾害 C . 参加石油会战 D . 培育杂交水稻
20、下图是中国海军巡航钓鱼岛,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图片_x0020_275565929

A . 北海舰队 B . 东海舰队 C . 华东军区海军 D . 南海舰队
21、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A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 . 环渤海地区 B .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 海南经济特区
23、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次阅兵反映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了强军兴军的新局面。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是(    )
A .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B .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导弹部队 C . 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舰艇部队 D . 陆军、海军、防空部队、舰艇部队、后勤保障部队
24、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    )
A . 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B . 属于政党政治问题 C . 属于外交问题 D . 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图片_x0020_1298325921

A . 澳门 B . 深圳 C . 汕头 D . 厦门

三、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

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建交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新发展理念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 2008年11月,海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A . 正确 B . 错误
4、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进行了模仿、探索、创新,但也有重大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多么不容易!某校八(2)班同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体验历史)

模仿和探索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

参照苏联模式

完成三大改造

工业化建设:完成计划

1956年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的召开

(2)严重失误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重大失误

(3)勇于创新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

实行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从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80、90年代

提出构想

成功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4)(论从史出)

我们应从失误中吸取哪些教训?

(5)(学以致用)

你受到什么启迪?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材料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图1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共在图2所示会议上作出了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在图3所示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根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对党的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继承和发展?此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那么我国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请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中共十四大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和平发展。

——习近平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