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 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 B . 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 C . 这说明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D . 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2、关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②主动撤离延安

③与敌人作战的军队是西北野战军

④彭德怀指挥作战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3、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 .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 渴望和平,争取民主
4、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 B . 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 . 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 . 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5、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右的真实意图是(    )
A . 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 . 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 .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 . 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6、1947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的是(    )
A . 朱德 B . 彭德怀 C . 邓小平 D . 周恩来
7、“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 .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 . 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 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8、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
A . 挺进大别山 B . 占领南京 C . 攻占锦州 D . 转战陕北
9、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国共对峙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10、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 . 中原解放区后 B . 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 . 大别山后 D . 陕甘宁解放区后
11、1945年某期《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2、对于□□□□的意义,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应指的是(    )
A . 北京谈判 B . 遵义会议 C . 西安谈判 D . 重庆谈判
13、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 .   重庆 B . 南京 C . 北平 D . 西安
14、1946年10月10号,一著名民主人士见报纸上登载如下:“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仅惊叹:“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 .  北平国军已成“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B . 和平建国方案不符合中国国情 C . 国民党的和谈邀请遭到共产党抵制 D .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协议
15、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解放区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
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国民党集中了约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实力,企图实现占领整个山东的目的。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华野向东北方向后退,谤敌深入,相机歼敌。前线指挥员粟裕分析敌情的变化,当机立断,亳不犹豫地定下“虎口拔牙”的决心;在战役指导上,果敢地采取了“中间突破”的大胆行动,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隐蔽地楔入敌人纵深,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分割包围,连续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整顿的机会。担任阻援任务的第2、第3、第7、第10纵队及鲁南、滨海等军区部队,积极牵制和阻击各路援敌,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

——摘编自《盂良崮战役》山东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概括孟良崮战役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良崮战役的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