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
A . 罗马帝国 B . 罗马共和国 C . 波斯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 .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 . 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3、中国人将黄河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其共同原因是这两条河流(    )
A . 为文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B . 为商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 . 为医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D . 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4、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于(    )
A . 亚洲东部 B . 南亚次大陆 C . 两河流域 D . 尼罗河流域
5、在学习(古代印度)一课的时候,小明同学重点关注的是“孔雀王朝”“华氏城”等信息。“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    )
A . 形成时期 B . 发展时期 C . 鼎盛时期 D . 衰落时期
6、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当家作主)。”这里的“男人”指的是(    )
A . 外国移民商人 B . 成年男性奴隶 C . 成年男性公民 D . 所有男性居民
7、下图所示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古代著名的法律文件,这两部法律的实质都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 维护国王利益 C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 . 维护奴隶利益
8、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结束罗马共和国的是(    )
A . 屋大维 B . 凯撒 C . 伯里克利 D . 梭伦
9、罗马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实际上属于(    )
A . 保民官 B . 元老院 C . 执政官 D . 行政官
10、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并且在整个法兰克王国推行基督教,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克洛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维护其自身统治 B . 维护教会的地位 C . 扩大法兰克王国版图 D . 实行分封制改革
11、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必须在教堂中举行婚礼。这说明了当时(    )
A . 教会关心百姓 B . 教会控制百姓 C . 教堂环境优雅 D . 教堂场地宽阔
12、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 . 为宣传无神论需要 C . 摆脱教会对教育的控制 D . 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13、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这段材料说明(    )
A . 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 B . 庄园法庭完全代表佃农利益 C . 庄园法庭对待公民绝对平等 D . 庄园法庭有限地维护了佃农利益
14、中古西欧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 对外交往的扩大
15、恩格斯指出,《罗马民法大全》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以下关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B . 对财产、买卖等作出明确规定 C . 是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 D .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6、拜占庭帝国堪称世界上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它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B . 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 C . 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帝国终于灭亡 D . 其衰落的原因之一是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17、“既传播了宗教,又利用宗教建立起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大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18、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    )
A . 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B . 作坊-集中的手工工场-分散的手工工场 C . 分散的手工工场-作坊-集中的手工工场 D . 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作坊
19、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    )

①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②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③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④封建领主开始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他们的自营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是“再生”,也就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以下对文艺复兴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乙和丁 D . 甲和丁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裔,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大学”的名称,而且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如院系设置、课程安排等。更重要的是继承了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的理念。

材料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繁荣灿烂之势,无视于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

材料三: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学课程的设置有何特点?
(2)阅读材料三,指出彼特拉克强调什么思想潮流。以彼特拉克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巨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3)以上三则材料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言之有理即可)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3

(1)指出图片中这条连接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的名称。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条交通要道分别串联起了哪些文明古国?(两个即可)
(2)图中起点和终点所示的艺术作品和建筑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古代的文明交流?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埃及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二:与历史上众多文明长期处于城邦林立或群雄割据相比,中国很早就确立了政治上的这一局面。而且,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实现国家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

——《论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一则著名的格言讲道:战败的希腊无情地战胜了战胜者。罗马帝国在摧毁古希腊时把科林斯洗劫一空,却用辎重车载回了希腊思想家的书籍。于是,几个世纪后,整个罗马都讲希腊语了。

——摘编自《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

(1)据材料一,指出古埃及文明中断的原因。列举一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
(3)据材料三说说,古代罗马为什么要吸收希腊文明?
(4)通过探究上述材料,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材料二: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庄园中农奴缴纳的地租包括哪两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点。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对欧洲社会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西欧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言之有理即可)
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图片_x0020_100004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永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