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10 战国七雄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
A . 各国经过改革实力增强 B . 各国君主争当霸主 C . 统一趋势加强 D . 各国君主维护旧制度
2、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    )
A . 燕韩赵 B . 魏秦韩 C . 韩赵魏 D . 齐魏赵
3、战国时期,社会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    )
A . 秦国 B . 齐国 C . 楚国 D . 魏国
4、“战国”因“战”而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 巨鹿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马陵之战 D . 桂陵之战
5、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
A . 三家分晋 B . 田氏代齐 C . 晋楚争霸 D . 战国七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7、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同学们展开了议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模拟发言,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
A . 小明:读了“田氏代齐”的故事,才了解了齐国大夫田氏是如何取代齐国国君的 B . 小梦: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如“长平之战”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 C . 晓伟:秦国在战争中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逐渐在战争中处于优势 D . 小琪:战国兼并战争有负面的影响,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交融
8、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 . 战争频繁 B . 制度变革 C . 学术繁荣 D . 国家统一
9、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争霸战争频繁 B . 铁器、牛耕使用 C . 封建制度确立 D . 诸子百家争鸣
10、“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与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许多诸侯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争霸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11、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 . 齐国 B . 晋国 C . 吴国 D . 宋国
12、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 . 周王室衰微 B . 分封制崩溃 C . 兼并战争不断 D . 注重兴修水利
13、“战国”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为动荡和变化剧烈的时期,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走向统一 B . 战争频繁 C . 诸侯争霸 D . 王室衰微
1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
A . 世袭制的确立 B . 禅让制的出现 C . 分封制的衰落 D . 周王地位稳固
16、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③处指的是(    )

A . 秦国 B . 齐国 C . 楚国 D . 燕国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周武王建立的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诸侯争霸,战乱不止。

A . 正确 B . 错误
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都发生在春秋时期。
A . 正确 B . 错误
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楚、燕、韩。
A . 正确 B . 错误
4、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存留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晋、齐、楚、燕、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根据典故写出相应的战役。

(1)退避三舍:       (2)纸上谈兵:      (3)围魏救赵:      

2、阅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划“C”。

①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      

②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      

③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      

④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      

⑤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3、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      取代。诸侯国中齐、      、燕、韩、赵、魏、      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战役,      之战、      之战、      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国崛起:战国中期以后,地处西部的      ,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4、战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是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5、观察战国七雄的示意图。填出A.C.D.对应的国名。

A、C、D

其中C处位于今天的哪个省?

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1)图一中,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两个诸侯国的名称叫什么?图二中位于今天河北省的是哪两国?

(2)请结合图二从北开始按序号顺时针方向周游,把你游历的东南西北四个诸侯国的名称写下来。

(3)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诸侯国在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七年级学生要能从历史图片中汲取有效信息,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下图是《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七雄形势图》,请结合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大的诸侯竞相争霸,他们以何名义进行征战?谁是第一个霸主?春秋五霸时期出现了很多成语典故,试举一例。
(2)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不存在了,该诸侯国是哪个国家?战国因《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实各国战争频繁也是这个时期的写照。请列举齐国与魏国之间爆发的著名战役一例。仔细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又是哪个国家?
3、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五、综合题(共2小题)

1、识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位于东南西北的四个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统一的是哪个诸侯国?能够完成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统,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比较图二与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入战国后,政治局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3)这一时期的众多成语典故,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请给下列成语典故注明哪些出自春秋时期,哪些出自战国时期。

①围魏救赵  ②问鼎中原  ③朝秦暮楚

④徙木立信  ⑤退避三舍  ⑥卧薪尝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10 战国七雄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