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7.2 欧姆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1、由欧姆定律公式
变形得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 .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
A . 欧姆
B . 法拉第
C . 伽利略
D . 焦耳
3、已知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如图是甲、乙两灯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则电路的工作电流和电源电压最大分别是( )
A . 0.5A 9 V
B . 1.5 A 12 V
C . 1.5 A 8 V
D . 0.5 A 8 V
4、如图是根据伏安法测电阻测的电阻RA和RB的几组电流和电压画出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出电阻RA和RB的大小关系( )
A . RA>RB
B . RA=RB
C . RA<RB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电阻是 Ω.
2、有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组成电路,总电阻是 Ω,为保证元件安全,电源电压应不超过 V。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8V,通过它的电流是0.2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调为4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 A,导体的电阻为 Ω。
4、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8V,它的电阻为20Ω(假设灯丝电阻不受温度影响),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
5、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 Ω .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 Ω 。
6、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定值电阻为
;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6V,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为 A: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0.这个电阻的阻值为


7、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4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读数为2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2的阻值为 Ω。
8、定值电阻R1=10Ω,R2=5Ω,串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I1=0.2A,则电源电压U= V;若将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干路中的电流I= A。
9、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4.8V,电流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A,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10、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则元件乙两端的电压是 V。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的电阻是20Ω,灯L2的电阻是1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 A,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灯L2的电流;
(3)电流表A的示数。
四、真题演练(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灯L2两端电压为 V,灯L1、L2的阻值之比为 。
2、某小灯泡上标有“6V 6W”字样,其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小灯的电流为 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3、如图所示,阻值为4Ω的电阻R1与2Ω电阻R2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3A,则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 ,电源电压为 V。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为0.9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 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 Ω。
5、如图所示是电阻RA和RB的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是10Ω
B . 当RB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RB的电流为0.1A
C . 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为1:2
D . 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