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第1~11题是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2~22题是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11小题)

1、“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 . 炎帝和黄帝 B . 夏启和商汤 C . 老子和孔子 D . 项羽和刘邦
2、下图是北魏陶俑,三位女乐俑都头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她们呈跪坐姿态,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北魏信息不包括(   )

A . 艺术表演 B . 民族交融 C . 重文轻武 D . 生活面貌
3、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史实排序(   )

①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开通    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 

③我国版图达到历史上最大    ④我国第一个统一封建国家建立

A . ①④③②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①②③
4、近代以来,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构筑起民族脊梁。下列人物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邓世昌领导虎门销烟 B .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C . 张齊创办轮船招商局 D . 冼星海创作《毕业歌》
5、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 B . 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战争 C . 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D . 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6、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献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文献名称

主要内容

A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B

《资政新篇》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实行耕者有其田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7、小明居家学习搜集了一些历史资料来了解武汉,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辛亥革命在武汉三镇最先取得胜利 B . 武汉会战是正面战场抗战的第一个胜利 C . 武汉钢铁基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建成 D . 武汉长江大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建成
8、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地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国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金字塔 B . ②——帕特农神庙 C . ③——儒略历 D . ④——阿拉伯数字
9、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10、“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这一内容反映的是(   )
A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1、2020年5月,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非裔黑人死亡,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种族主义”的谴责。追溯历史,150多年前为解放黑人奴隶作出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是(   )
A . 华盛顿 B . 林肯 C . 罗斯福 D . 尼克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23~25题是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6~28题是历史试题,共计46分。)(共3小题)

1、经济是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穿钱的绳子都朽了 ,已没有法子把钱数清。太仓里累年积存的粮溢露在仓外,烂的已不能吃了。”正是在这样的富厚情况下,西汉朝廷在武帝的时候走上了它的盛世。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北宋时期,由于中 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以前“坊”“市”封闭分离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兴盛,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 史》七年级下册教参

材料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 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富厚情况”是汉初统治者持续实行哪一政策的结果?此后汉武帝的统治对西汉王朝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慨括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的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写出清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一例来证明“小说创作大放异彩”。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 ,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四:

新中国外交成就一览表(部分)

时期

外交成就

A时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时期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时期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1)在材料一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这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确立的?
(2)材料二中的科技成就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哪些新兴工业的产生密切相关?
(3)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材料三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C时期”我国形成的外交布局。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
3、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案的条款如何,而在于国王必须是议会选举产生,服从议会的法律,遵从议会的主权。换句话说,在“光荣革命”中,专制的王权连同独立的王权一块儿消失了。

——朱东来《大国崛起》

材料二:彼得一世是率领俄国人打破孤立封闭,走 向世界、参与竞争的第一人。他的一系列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开启了俄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大门。

——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先行者一彼得-世》

材料三:三幅图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这-政治体制是通过哪法律文献确定的?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该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所示内容得益于哪项科学技术的应用?这三幅图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概括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