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复习专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
B .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 .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 .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180年前的一场列强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
A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
B . 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C . 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 . 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4、“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多,虽然伴着丧权辱国的悲惨事实,但西风日渐、西学日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这句话意在表明( )
A . 没有外来侵略就没有中国人的觉醒
B . 外来侵略客观上促进中国人觉醒
C . 通商口岸数量增多使中国主权受损
D . 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 . 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 .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 .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6、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
B . 《南京条约》的签订
C .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 . 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
7、《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 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
C . 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
D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8、与如图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A . 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B . 死守虎门炮台英勇殉国
C . 坚守长江门户吴淞,力竭牺牲
D . 与英军谈判,签订《南京条约》
9、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领导人分别是( )
A . 1839年,林则徐
B . 1841年,关天培
C . 1842年,陈化成
D . 1851年,洪秀全
1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金田起义
C . 武昌起义
D . 五四运动
12、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 )
A . 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
B . 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
C . 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
D . 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三元里抗英
C . 收复新疆
D . 黄海海战
14、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 ||
广州 | 上海 | 广州 | 上海 | |
1844 | 1550 | 250 | 1790 | 230 |
1850 | 680 | 390 | 990 | 800 |
1853 | 400 | 390 | 650 | 1330 |
1855 | 360 | 340 | 290 | 1990 |
A . 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 . 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 . 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 . 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1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日《马关条约》
C . 中美《(望厦条约》
D . 中法《黄埔条约》
16、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马关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黄埔条约》
17、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A . 道光帝
B . 咸丰帝
C . 光绪帝
D . 宣统帝
18、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人民解放战争
19、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
A . 虎门销烟
B . 三元里抗英
C . 黄海海战
D . 廊坊阻击战
20、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22、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 . 抗击倭寇
B . 黄海海战
C . 虎门销烟
D . 收复新疆
23、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中国)是一个不大例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日本
C . 美国
D . 法国
2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南京条约》的签订 ④九一八事变
A . ②③④①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①③②④
25、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 . 《望厦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黄埔条约》
D . 《南京条约》
26、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27、“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 .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瓦解
C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8、近代以来,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构筑起民族脊梁。下列人物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邓世昌领导虎门销烟
B .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C . 张齊创办轮船招商局
D . 冼星海创作《毕业歌》
29、“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 力主禁烟
B . 缉拿烟贩
C . 虎门销烟
D . 收缴鸦片
30、阅读下图,这一时期棉花等进口货物税率(关税)的变化是由于清朝( )
A . 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B . 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走向解体
C . 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D . 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