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6 西周的分封制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如图思维导图中④说明了分封制(   )

A . 诸侯的义务 B . 诸侯的权力 C . 天子的责任 D . 制度的作用
2、西周初步建立,开创了分封制,增强了统治能力和扩大了疆域范围。下列史实能够体现出西周开创分封制作用的是(    )
A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 楚王向周天子打听鼎的大小 C . 齐桓公“尊天子,攘四夷” D .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3、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 分封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侯 C . 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 巩固周王统治 B . 保证国家兵员 C . 分割诸侯权利 D . 保证国家收入
5、《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
A . 诸侯的义务 B . 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 . 分封制依据的主要标准 D . 分封制带来的结果
6、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见图)。上述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   )

图片_x0020_5

A . 夏朝 B . 西周 C . 隋朝 D . 宋朝
7、《史记·周本纪》中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    )
A . 强化了诸侯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 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C . 拓展了疆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D . 诸侯称雄割据,出现了争霸混战的局面
8、周朝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反映出(   )

①分封的原因

②分封的对象

③分封制等级严格

④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9、《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反映了(    )
A . 天子权力至高无上 B . 诸侯每年应朝贡三次 C . 诸侯必须随军作战 D . 诸侯应定期朝觐述职
10、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
A .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 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C . 政治上建立君臣关系 D . 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11、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 郡县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分封制
12、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 . 宗亲 B . 殷商贵族后代 C . 功臣 D . 周王母系亲戚
13、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形势图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

A . 世袭制 B . 宗法制 C . 禅让制 D . 分封制
14、《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起源有关的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礼乐制 D . 行省制
15、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地位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卿,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
A . 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B . 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 . 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 .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16、《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 纳贡 B . 朝觐 C . 作战 D . 分封
17、《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材料中没有提及(    )
A . 分封制实施的背景 B . 分封对象的权利 C . 分封对象的选拔依据 D . 分封制实施的目的
18、据记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定都在营丘(今潍坊昌乐境内)。该材料表明(    )
A . 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开发疆土 B . 周朝通过分封制治理国家 C . 诸侯在封地内可以进行再分封 D . 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西周时,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手里分到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

A . 正确 B . 错误
2、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A . 正确 B . 错误
3、分封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A . 正确 B . 错误
4、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            授予某个诸侯,称为“      ”,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       和       授予诸侯,称为“       ”,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3、“烽火戏诸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制。
4、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士。

四、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利,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的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

请回答:

(1)西周初期,周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施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封制在什么时期逐渐瓦解?试分析一下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这两则材料反应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说出材料一图片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人分别是什么身份?
(3)这种制度在当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3、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列举两个受封的贵族等级。
(3)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否仿效西周分封治国?说明道理。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根据材料一,说说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诸侯最主要的义务是什么?
(3)西周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一个等级社会,请写出有哪些等级?
(4)西周时期是依据什么来区分尊卑等级的?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分封制对当时历史发展起到的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6 西周的分封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