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4 禅让制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

A . 炎黄战蚩尤 B . 皇帝建宫室 C . 舜让位于禹 D . 启继承父位
2、禅让制推选的最后一位首领是(  )
A . B . C . D .
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    )
A . 父亲传子 B . 兄长传弟 C . 母亲传女 D . 民主推选
4、尧、舜、禹都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   )
A . 他们都是贤德之人 B . 治理洪水有功 C . 教人种植五谷和蔬菜 D .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5、浙江会稽山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的庙宇,内有对联一副:“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盛赞的是(    )
A . 神农教民农耕 B . 黄帝创制舟车 C . 尧舜禅让王位 D . 大禹治理洪水
6、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①黄帝    ②尧    ③舜    ④禹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7、“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等级制
8、黄帝之后,以下几位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尧舜禹 B . 尧舜启 C . 舜尧禹 D . 舜尧启
9、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
A . 财富多少 B . 品行高尚 C . 治水有功 D . 家庭谱系
10、禹之所以被尊为“大禹”,并被舜帝选定为继承人,主要是因为他(    )
A . 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B .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C . 治水有功,消除水患 D . 联盟炎帝,击败蚩尤
11、在古代有这样一种制度,即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叫做(    )
A . 分封制 B . 禅让制 C . 世袭制 D . 宗法制
12、“把天下传给舜,全天下便都可以得到好处,只是丹朱痛苦;传给丹朱,全天下便都痛苦,只是丹朱得到好处。”尧说道:“总不能拿全天下人的痛苦,去造福一个人。”下列描述符合这段文字记载的是( )
A . 天下为公,任人为亲 B . 天下为家,选贤与能 C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D . 天下为家,世代相袭
13、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 . 炎帝 B . C . 黄帝 D . 周武王
14、传说和神话虽不完全等于史实,但却是我国民间传播历史的一种常用方式,其中可能蕴涵着真实的历史信息,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你能从中推测出的可靠信息是(    )
A . 大禹确有其人 B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C . 鲧肯定是禹的父亲 D . 远古时期曾经水患不断
15、传说舜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物。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A . 部落联盟继承者必须是贤德之人 B .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 C . 部落联盟会议决定首领的继承人 D . 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度
16、《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是在(   )
A . 北京人时期 B . 半坡氏族时期 C . 尧、舜、禹时期 D . 河姆渡氏族时期
17、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 .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 B .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C . 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D . 尧发明了文字
18、“禅让”是传说中部族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禅让”的依据是( )
A . 财产 B . 武力 C . 才能 D . 出身

二、判断题(共3小题)

1、舜死后,将位置禅让给了尧。(   )

A . 正确 B . 错误
2、中国原始传说时代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被称为“禅让”。(   )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国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做推举制。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禅让制的传说

相传黄帝之后,      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                  

2、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推举产生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

3、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      


4、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5、我们把尧舜禹之间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称为

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三: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
(3)“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4)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2)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通大川。决壅塞,凿农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指是什么人的什么事迹?
(2)他治水时总结教训,采取什么方法终于解除了水患?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4)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五、综合题(共2小题)

1、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并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对三位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位人物在品质方面有何共同点?

(3)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表现是什么?

2、读图回答问题。

(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
(2)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以上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请你谈谈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4 禅让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